假山处如此大的动静——先是水流喷射的“哗啦”声,紧接着是数十名侍卫几乎同时倒地的沉闷“噗通”声,即便隔着一段距离,也足以惊动宫中之人。
果然,这连串异响很快便传到了正在附近御书房批阅奏折的仁宗皇帝耳中。
皇帝眉头一皱,沉声问道:“外面何事喧哗?”
侍立在侧的内侍省都知连忙躬身道:“奴婢这就去查看。”
话音未落,已有御前侍卫统领神色紧张地疾步入内,单膝跪地禀报道:“启禀陛下,大庆殿方向似有异动,声响颇大,恐有不测!”
仁宗皇帝闻言,面色一沉,将手中的朱笔重重往御案上一顿:“岂有此理!光天化日,皇城之内,竟敢有人滋事!传朕旨意,命御林军即刻封锁周边,严加搜查!朕要亲自去看看!”
龙颜震怒,非同小可。
一时间,禁宫之内警钟微鸣,号令迭传。
大批手持明晃晃兵刃的禁军甲士如潮水般从各处涌出,迅速将假山区域团团包围,气氛骤然紧张到了极点。
仁宗皇帝在众多侍卫的簇拥下,面沉似水地来到了假山旁边的青石板大道上。
眼前的一幕,让他龙目圆睁,怒火更炽——只见他亲自下令押解的数十名侍卫,此刻竟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,人事不省,而本该被严加看管的赵王爷和那个叫向平的江湖草莽,却已不见踪影!
“废物!一群废物!”皇帝气得龙袍发颤,指着地上昏迷的侍卫怒斥道,“给朕弄醒他们!朕倒要问问,这究竟是怎么回事!”
随行的太医和侍卫们一番手忙脚乱,又是掐人中,又是灌解药。
片刻之后,那些中招较浅的侍卫首先悠悠醒转。
他们睁开眼,尚有些迷茫,待看清眼前身着龙袍、怒容满面的皇帝时,顿时吓得魂飞魄散,连忙挣扎着跪倒在地,叩头如捣蒜:“陛下恕罪!陛下恕罪!我等失职,罪该万死!”
经过一番七嘴八舌、惊魂未定的询问,仁宗皇帝总算大致弄清了事情的原委:一场突如其来的怪雨,随后是诡异的迷香粉,然后他们就不省人事了。
至于王爷赵曙和向平是如何脱身的,又是何人所为,这些苏醒的侍卫一概不知。
皇帝听罢,脸色铁青。
如此严密的押解,竟在皇宫腹地被人轻易劫走朝廷要犯,这简直是奇耻大辱!他强压怒火,冷声道:“将这些失职的侍卫,全部给朕押下去,关进黑屋,深刻反省!没有朕的旨意,任何人不得探视!”
所谓的“黑屋”,并非特指某一间固定的囚室,而是宫中对临时关押犯错内侍、侍卫的一种统称。
那里的条件比正式的天牢监牢要好上那么一点点,至少不必戴枷锁,但阴暗潮湿、不见天日却是免不了的。
更重要的是,一旦被关进“黑屋”,便意味着圣眷不再,前途渺茫。
这些平日里耀武扬威的侍卫,此刻面如死灰,被人拖拽着押了下去,他们知道,自己的荣华富贵,恐怕是到头了。
而这番处置,客观上也为赵曙等人的逃脱清空了现场,争取了宝贵的时间。
就在皇宫因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而陷入一片混乱之际,假山另一侧的隐蔽角落里,气氛同样紧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