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生一听,二话不说,拿起铁锚就要出海。赵商人忙道:“坐我的大船去,快些!”
救人如救火,海生不及多想,跟着赵商人上了船。果然,船行如飞,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黑礁湾。可海上风平浪静,哪有什么遇险的渔船?
海生正疑惑间,忽觉后心一痛,被人推了一把,踉跄几步。赵商人趁机夺过铁锚,冷笑道:“傻小子,这宝物归我了!你就在这荒岛上自生自灭吧!”
原来这黑礁湾有座孤岛,赵商人早已算计好了。海生又惊又怒,却见赵商人已经驾船远去,只得徒呼奈何。
再说赵商人得了铁锚,欣喜若狂,立刻组织了一支十艘大船的商队,满载货物要下南洋。有老水手劝他,这个季节多台风,不宜远航。赵商人却得意洋洋地晃着铁锚:“有这宝物在,怕什么风浪!”
船队行至深海,果然遇上暴风。赵商人急忙取出铁锚抛入海中,谁知这次铁锚非但没有平息风浪,反而像块普通铁疙瘩,直沉海底。更可怕的是,船底传来“咚”的一声巨响,像是锚链缠住了什么,整条船动弹不得。
风浪越来越大,其他船只见状,纷纷砍断连接索具各自逃命。赵商人的大船在风浪中剧烈摇晃,眼看就要沉没。
正当赵商人绝望之际,船身突然一震,竟然缓缓平稳下来。他惊魂未定地爬到船边一看,差点惊掉下巴——只见数以百计的海龟浮出水面,用背壳顶住了船身。为首一只红龟尤其巨大,正是海生救过的那只。
龟群托着大船,在风浪中平稳前行。赵商人羞愧难当,跪在甲板上连连磕头。
红龟口吐人言:“铁锚本是龙宫宝物,感应到你的恶意,已沉海化礁。今日救你,非为你之故,实因船上还有数十无辜船员。你若能改过自新,尚可活命;若再行不义,必遭天谴!”
赵商人汗如雨下,连连称是。
龟群将船托回渔村时,已是次日清晨。村民见状,无不称奇。赵商人上岸后,第一件事就是找海生谢罪。他要把一半家产分给海生,却被婉拒了。
“经过这番生死,钱财于我如浮云。”赵商人长叹一声,果真变卖家产,周济穷苦,后半生做了许多善事。
而海生呢?原来龟群托船时,红龟早已派人把他从孤岛接回。经此一劫,海生更是看淡名利,依旧过着打鱼救人的平淡日子。
再说那沉入海底的铁锚,竟在海底慢慢长大,化作一根巨大的礁石,形如铁锚,无论风浪多大,礁石周围的海域总是平静如镜。渔民称之为“定海神针”,每次出海经过那里,都会撒下几尾鲜鱼,以示感恩。
这年中秋,海生独自在月下饮酒,忽见海面分开,红龟领着龟丞相踏波而来。龟丞相拱手道:“恩公大德,我儿性命得保。今奉龙王之命,特来相请,愿以龙宫富贵相赠。”
海生却笑道:“我在渔村过得自在,龙宫富贵虽好,非我所愿。只求风调雨顺,乡亲平安。”
龟丞相闻言,肃然起敬:“恩公真乃仁人也!既如此,我便奏请龙王,封你为此地方圆百里的守护神,保一方平安。”
自此,渔村年年丰收,海难罕有。海生活到百岁,无疾而终。他去世那夜,有人看见海上万龟朝拜,红光满天。
而那定海神针的礁石,至今仍在东海之滨。老辈人说,心诚之人遇到风浪,靠近礁石时总能化险为夷。也有人传言,月明之夜,能看见一个年轻渔夫和一只红龟的影子,并肩立于礁石之上,守护着这片蔚蓝的海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