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后听闻后,不但不害怕,反而欣喜若狂:“是云安!云安舍不得哀家!”她下令不许销毁绣像,反而要将它挂在慈宁宫内。
苏绣娘心中不安,求见太后:“太后,公主魂魄附在绣像上,长久下去恐生变故。请允许民女将眼睛拆去,让公主安息。”
太后勃然大怒:“你敢!来人,看好她,别让她碰绣像!”
苏绣娘被软禁在宫中。
当夜,电闪雷鸣,暴雨倾盆。一名小太监连滚爬爬地来到慈宁宫外,惊恐大叫:“不好了!云安公主...她在咬人!”
原来,一位与云安公主相貌有几分相似的郡主前来守夜,幽灵公主竟试图附她的身。当宫女太监上前阻止时,被一股无形力量推倒在地。
太后与苏绣娘匆忙赶去。只见那名郡主昏倒在地,而半透明的公主幽灵在殿内飘荡,面容扭曲,完全不似生前温婉。
“这是怎么回事?”太后惊问。
苏绣娘泪流满面:“太后,魂魄久留人间会变成怨灵。公主本应转世投胎,如今强留在此,已失本性。她现在只想找活人身体,好继续‘活着’!”
幽灵公主突然转向她们,眼中闪烁着诡异的光。她飘向另一名年轻宫女,伸手触碰她的额头。宫女立刻眼神呆滞,开始用公主的声音说话:“母后,儿臣不想死...”
太后吓得连连后退。
苏绣娘知道必须做个了断。她冲上前去,大声说:“公主殿下!您已经不属于这里了!强留只会让您变成害人的恶鬼!”
幽灵发出一声尖啸,震得殿内烛火摇曳。她放弃宫女,直扑苏绣娘:“都是你!为什么把我绣出来?为什么给我眼睛?”
苏绣娘被一股冰冷力量掐住脖子,呼吸困难。她挣扎着说:“民女...知错...这就送公主...安心上路...”
她掏出随身携带的剪刀,奋力冲向挂在墙上的绣像。
幽灵尖叫着阻拦,但苏绣娘已下定决心。她避开幽灵的攻击,一剪刀刺向绣像上的眼睛。
“不!”太后和幽灵同时惊呼。
苏绣娘迅速拆掉第一只眼睛的丝线,那只眼睛立刻从绣像上消失。幽灵的身影淡了一半。
正当她要拆第二只眼睛时,太后扑上来抓住她的手:“不要!让云安留下!”
苏绣娘转头,恳切地说:“太后,真正的云安公主早已往生极乐。这个只是被执念困住的残魂!您忍心看女儿变成害人的恶鬼吗?”
太后怔住,手微微松动。
就在这瞬间,幽灵发出一声凄厉长啸,整个宫殿为之震动。苏绣娘再不犹豫,一剪刀拆掉了另一只眼睛。
绣像上的双目尽去,只留下两个空白的窟窿。幽灵公主的身影在空气中逐渐消散,最后化作一缕青烟,消失无踪。
殿内一片死寂。
太后瘫坐在地,老泪纵横。
苏绣娘跪在一旁,轻声道:“公主殿下已经安息了。”
雨停了,东方露出鱼肚白。
次日,苏绣娘被放出宫。临行前,太后将她召到跟前,已经平静许多:“那绣像...哀家还会留着。虽然没有眼睛,但云安的样子还在。”
苏绣娘叩首:“望太后保重凤体。”
回到苏州后,苏绣娘封了绣针,再也不绣人面。她在自家后院建了一座小佛堂,每日为云安公主诵经超度。
宫中后来传出消息,说太后将那座无目绣像供奉在佛堂,时常前去静坐。有时宫女会听见太后对着绣像低语,仿佛云安公主真的就在身边。
而紫禁城的深夜,再没有人见过那位爱笑的小公主的幽灵。只有老宫人偶尔会谈起,某个雨夜仿佛听见御花园里有少女的笑声,轻快如银铃,转瞬即逝在风中。
苏绣娘晚年收了个徒弟,教授绣艺时总是郑重告诫:
“记住,绣人面,莫绣目。咱们的手艺能通阴阳,但有些界限,凡人不可逾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