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被母亲抱在怀里,手里举着一幅画 —— 画上是一架歼 - 16 战机,旁边歪歪扭扭写着 “保护拉卡”。
小女孩怯生生地伸出手,把画递到路明面前:“叔叔,这是我画的,谢谢你们保护我们。”
路明弯腰接过画,指尖触到画纸的温度,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。
他想起几年前刚接手拉卡时,城区街头还满是战乱留下的断壁残垣,民众提起 “政府”,眼神里多是失望与不安。
而现在,孩子们敢在街头自由奔跑,商贩们能安心开店,老人们能坐在茶摊前听新闻 —— 这些平凡的日常,正是民众对 “胜利” 最真切的感知,也是对政府最朴素的认同。
沿着老城区的石板路继续往前走,途经市中心的广场时,路明停下了脚步。
广场中央的纪念碑前,围满了献花的民众,纪念碑底座上,刻着这次利雅德战役中牺牲士兵的名字。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正用手帕擦拭着碑上的名字,嘴里念念有词,眼角的泪珠在阳光下格外晶莹。
看到路明走来,老妇人站起身,深深鞠了一躬:“路马赫迪殿下,谢谢您。我的儿子是政府军的一名司机,他在运输弹药时牺牲了,但他走得值 —— 现在没人敢欺负我们拉卡了,他的血没白流。”
路明扶住老妇人的胳膊,轻声说道。
“是我们该谢谢您,谢谢您和家人为拉卡付出的一切。我们会永远记住这些英雄,也会让拉卡越来越好,不辜负他们的牺牲。”
阳光渐渐升高,广场上的人越来越多。有人自发组织起了小型的庆祝活动,民间乐队演奏起激昂的拉卡传统乐曲,年轻人跳起了欢快的舞蹈,连平日里严肃的警察,也忍不住跟着节奏轻轻点头。
路明站在人群中,看着眼前这幅 “民心欢腾” 的景象,忽然明白 —— 所谓 “统治的认同感”,从不是靠权力强加,而是靠 “守护家园” 的行动赢得。
当民众看到政府能挡住外敌、能保障生计、能让孩子有安稳的未来时,他们自然会把 “政府” 与 “家园” 紧紧联系在一起,把对家园的热爱,化作对执政者的信任。
傍晚时分,路明回到装甲车旁,车身不知何时被孩子们贴满了小小的国旗贴纸。
参谋递来一份刚收到的报告,上面写着 “拉卡民众自发组织慰问队,前往各军营送物资”“民间捐款箱收到的善款已超过预期,将用于帮助战争中受损的家庭”。
路明翻看着报告,嘴角的笑意越发真切 —— 他知道,这场战争的胜利,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,更是民心的胜利。
而这份民心凝聚起的力量,将是拉卡未来最坚实的根基。
车队缓缓驶离老城区,窗外的欢呼声渐渐远去,但路明的心里却格外踏实。
他看着车窗外掠过的万家灯火,知道此刻每一盏灯下,都有一个安心生活的家庭,而这份 “安心”,就是民众给他、给拉卡政府,最珍贵的认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