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架轰6N在莫桑比克上空完成加油后,机群随即拆分编队。
两架机身下挂载着无侦8高空高速侦察机的轰6N,缓缓脱离主编队。
剩余四架则保持超低空姿态,机翼下粗壮的鹰击21反舰导弹格外醒目,散发着威慑性的金属冷光。
“侦察编队注意,无侦8预热,准备脱离。”
两架轰6N的机长按下武器控制键,挂架解锁的 “咔嗒” 声透过座舱传来。
无侦8侦察机从挂架滑落的瞬间,尾部固体火箭发动机骤然点火,喷出淡红色火舌,机身如同离弦的银箭般窜向高空,翼尖小翼在阳光下划出锋利的弧线。
短短 10 秒内,无侦 8 便突破音障,速度飙升至 3 马赫,朝着罗斯福航母战斗群的方向疾驰。
“无侦 8 信号稳定,侦察链路已通。”
电子战操作员报告的同时,2 架轰 6N 完成180度转弯,机翼掠过海面掀起细碎的浪花,朝着返航航线飞去 —— 它们的任务已完成,接下来的火力突击将交由另外四架战友。
四架携带鹰击21的轰6N则继续压低高度,从高度下降到百米,几乎贴着海浪飞行。
领航机机长紧盯着雷达告警器,手指在电子战面板上轻点,机翼下的干扰吊舱再次启动,在海空之间织就一道电磁屏障,将机群的雷达反射信号伪装成零星海杂波,成功规避了罗斯福号预警机的二次扫描。
在罗斯福航母战斗群防御圈外一千公里的海域,马斯喀特号与利雅德号 055 型驱逐舰刚刚完成防空作战。
作战指挥室内,蓝色战术屏幕上突然跳脱出一组加密数据 —— 这是无侦8传回的实时侦察信息:罗斯福号航母的精确坐标、护航舰艇的阵型、防空雷达的工作频率,甚至甲板上超级大黄蜂的起飞架次,都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。
“数据核验完毕,目标坐标误差小于 10 米!”
作战参谋的声音带着兴奋,手指在屏幕上圈出航母核心区域,“鹰击21打击路径已规划,我舰鹰击20可同步协同。”
马斯喀特号舰长抬手看了眼计时器,此时无侦8已飞抵航母上空4万米处,正以4马赫速度盘旋侦察:“一号至八号发射单元准备,鹰击20导弹八发连射!”
指令下达的瞬间,两舰中部的垂直发射系统舱盖同时弹开,八枚鹰击20 反舰导弹相继腾空而起。
导弹尾焰裹挟着厚重的白色烟雾,在甲板上空交织成两道倾斜的火链,随后导弹迅速爬升,借助无侦8传回的实时数据调整航向,朝着罗斯福号的精确位置飞去。
与此同时,4架轰 6N 已绕行抵近至距离罗斯福战斗群800 公里的发射阵地。
驾驶员看着座舱内的高度计,深吸一口气:“全体注意,爬升高度至1万米,鹰击21预热!”
机群猛地拉升机头,引擎轰鸣声陡然加剧,高度计指针从120米快速攀升。
当机身稳定在万米高度时,驾驶员按下导弹发射前的最后确认键 —— 鹰击21的导引头已接收无侦8与卫星的双重定位信号,弹体尾部的助推器开始预热,发出轻微的 “嗡鸣”。
“发射!”
随着指令传出,四架轰 6N 各自释放鹰击21,四枚导弹脱离半埋式挂架的瞬间,尾端喷出橘黄色的烈焰,火舌长达数米,强大的后坐力让机身微微震颤。
导弹在高空迅速调整姿态,助推器分离后进入初段惯性制导阶段—— 采用光纤陀螺惯导系统,以每秒百次的频率修正飞行姿态,即便与外界完全失联,也能凭内部传感器飞向目标大致区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