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名官员围着澳洲发来的外交照会,指尖划过 “230 亿美元环境赔偿” 的条款时,指节不自觉地收紧。
“他们不仅指控我们的核舰艇成为‘危险品’,还敢狮子大开口要赔偿?这简直是公开‘跳反’!”
一位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将照会拍在桌上,愤怒的大声咆哮着 ,澳洲的突然发难,彻底打乱了华盛顿在亚太的盟友布局,更让所谓的 “同盟信任” 变得摇摇欲坠。
“国会山那边已经吵翻了,参众两院不少议员都在质疑对澳援助的必要性,”
另一位官员递上舆情汇总,“更棘手的是,澳洲在照会里明里暗里说要联合东盟国家搞封闭水道,禁止我们一切‘核动力舰艇’通航,这要是成了,咱们在亚太的影响力会受很大冲击。”
为了稳住局势,华盛顿政府紧急召开幕僚会议,敲定军事部署方案。“让太平洋舰队的‘华盛顿’号航母战斗群立刻动起来,,一周内必须抵达澳洲东部海域,用行动表明态度。”
三天后,“华盛顿” 号甲板上的两架 E-2d 预警机率先升空,AN\/ApY-9 雷达在 200 公里外铺开警戒网, F\/A-18E\/F 机群紧接着展开实弹演练,机翼下的 “鱼叉” 反舰导弹在阳光下泛着冷光。
华盛顿官员在记者会上语气强硬:“这次部署是为了维护地区稳定,任何破坏盟友协作的行为,都得承担相应后果。”
另一边,华盛顿政府谈判团队负责人约翰刚抵达堪培拉,就将澳洲的赔偿条款摔在谈判桌上。
“核污染的说法根本没有直接证据,你们这是借题发挥想敲竹杠!”
他盯着澳洲环境部长,语气里的强硬毫不掩饰。
“华盛顿绝不会为无稽之谈买单,反而会重新考量美澳同盟的实际价值。” 澳洲代表几次想插话反驳,都被哈珀打断,这场本应平等对话的谈判,最终在僵局中不欢而散。
谈判破裂后的第三天,局势迎来转折。
三家总部位于华盛顿的环境保护组织突然联合发布报告,标题醒目 ——《澳洲原住民土地权益遭系统性侵犯,矿业开发沦为环境灾难》。报告里的航拍照片触目惊心:澳洲西部铁矿开采区的河流被染成铁锈色,原住民保留地的水源检测出重金属超标;文字部分更是直指澳洲政府 “为了矿业利益,强行驱逐原住民,每年有超 500 平方公里原始森林因采矿被毁”。
紧随其后的是华盛顿和欧洲的几家人员组织发布报告,称澳洲采矿业人权问题严重,存在严重‘强迫劳动’等问题。
报告发布仅两小时,发言官员就召开记者会,接过施压的 “接力棒”:“华盛顿对澳洲长期存在的人权问题和环境破坏情况深感担忧。如果澳洲政府继续无视原住民权益、放任采矿污染,美国将启动对澳矿产出口的制裁审查,铁矿石、锂矿等关键资源的进口都可能受限。”
消息传到堪培拉,澳洲股市矿业板块瞬间暴跌,必和必拓、力拓的股价单日跌幅超 7%。
澳洲紧急召开会议,窗外抗议人群举着 “反对美国霸权” 的标语声隐约传来,而会议室里的澳洲官员们面色凝重 —— 他们比谁都清楚,矿产出口占澳洲Gdp 的 18%,虽对美出口仅占 12%,但一旦华盛顿牵头盟友共同制裁,封锁其重要国际水道,整个澳洲经济都可能陷入被动。
夜色渐深,华盛顿政府的办公大楼依旧亮着灯。
官员们围着航母部署进展报告和人权组织舆情分析,反复推敲后续策略。
这场由核污染引发的争议,早已从简单的赔偿问题,演变成牵扯军事、经济、舆论的跨洋博弈,而华盛顿的每一步动作,都在试图重新掌控这场博弈的走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