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版 简体版
笔趣阁 > 都市言情 > 踏准风口成巨富 > 第1794章 港岛新机场

第1794章 港岛新机场(第2页/共2页)

在1999年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coNExpo上,香港国际机场作为最年轻、也是亚洲唯一中选的建筑,和美国金门大桥、纽约帝国大厦、巴拿马运河等宏伟工程共同被评为“20世纪全球十大建筑”。人们对它们的评价是——“上一代人梦寐以求,但以当时的技术及科技不可能实现的理想”。

在此后20年间,该机场7次被Skytrax评为全球最佳机场,6次被全球知名供应链杂志《亚洲货运新闻》评为全球最佳货运机场,5次被知名网络旅游杂志《Smart travel Asia》评为全球旅游最佳机场,饱受赞誉。

1991年9月3日,中英两国政府签订《关于香港新机场建设及有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》,表示双方坚定支持新机场建设计划及“机场核心计”其他工程项。

1992年3月2日,港府批出新机场客运大楼设计合约,投资5.36亿港元,;11月30日,批出新机场工地开拓工程合约,合约总值90.4亿港元。

1995年6月16日,机场平台的开山及填海工程完成。

1996年5月30日,中英联合联络小组机场委员会双方签署协议,批准兴建新机场第二条跑道(北跑道)及相关设施。

1997年2月20日,港府飞行服务队的双引擎飞机在新机场着陆,完成新机场首次飞机着陆仪式。

1998年1月18日,香港机场管理局在客运大楼举行第1次试运作;2月15日第2次试运作;3月28日第3次试运作;在5月2日的第4次试运作中,一架747型飞机于新机场着陆,成为首架在新机场着陆的商用航机。

1998年7月6日,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宣布新机场启用,并命名为香港国际机场。

从那时至今,该机场一直平稳运营,没有出过大的事故,既没有因为旅客数量突然暴涨出现服务缺陷,也没有出现过旅客不足导致机场空荡荡的情况,这要归功于设计时的未雨绸缪。

“当初香港规划新机场时,不是简单地看机场这块地,而是和整个城市的发展结合。”谈及香港国际机场成功的秘诀,前香港机场管理局总裁许汉忠介绍说,在兴建香港机场的同时,香港还兴建了机场快线、北大屿山高速公路、青马桥、c区隧道、中环和九龙的机铁站等。“任何基础建设都是为经济增长服务的。只有从整体考虑,才能打造出一个好机场。”

同时,每年香港机场会举行多场不同的演练,所有和机场有关的单位,包括航空公司、地面服务、政府部门、医疗机构等共数百人参加,避免发生突发事件是大家束手无策。

与此同时,在利用新技术方面,香港机场并不落后于最近几年内地新建的机场。事实上,香港机场内已经启用多项高端科技,包括生物特征及扩增实境(AR)技术、机械设备及自动化技术以及其他可利用互联网的功能,为旅客带来简便顺畅的旅程。

本站最新网址:www.biquge55.net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(第2页/共2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