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他必须搞清楚,现在的红缨大王,对清州城,是个什么态度?否则以他性格,宁可玉碎!
“敢问,将军若是进城,百姓如何处置?”
诸勇听闻,心中有了些希望,毫不犹豫回答:“秋毫不犯!”
城头上的陶德治,开始用力打量诸勇,想从对方眼神中,看出真假。
他还是有些不放心,并再次询问:“将军如何担保?”
这如何担保,难道还要写字据不成?
此刻诸勇,耐心逐渐耗尽,为了诸英,他也不妨死上那么几百人。
“陶知府,诸某人说话算话,言尽于此!”
看见城头上,陶德治明显慌张了一下,但仍然没有投降举动,诸勇准备下令强攻。
就在准备抽出战刀之时,忽然想起出发前,诸英给的锦囊。
当时诸英告诉他,万不得已时,可拆开,依照行事。
赶忙从腰间内衬里,掏出小布包,打开后,里面是一张纸条。
借着火把一看,上面写着:若对方不肯投降,你亲自上城一趟……。
看完后面内容,诸勇顿下决心,挥手将副将招来。
“你听着,我等会独自上城,若有意外,强制攻城,拿住陆柄全家,救出大王。”
语气坚决,不带一丝反驳的余地,说完,便独自朝城墙走去。
城上陶德见对方一人走来,眼中不禁露出疑色:“将军做甚?”
“请陶知府,放下吊篮,我独自上城一叙。”
很是出人意料,但足见对方之真诚,陶德治欣然同意。
等诸勇来到城墙上,眼睛扫视之下,全是未经战斗洗礼的恐慌眼神。
但这些人还能站在这里,就代表陶德治此人,算个能笼络人心的角色。
没时间寒暄,诸勇开门见山。
“我替一位大人,问候陶知府!”
这太莫名其妙,陶德治脑袋微微后仰,语气疑惑道:“哪位大人?”
诸勇将双拳一抱,突然对陶德治行了个礼,然后把声音压的很低:“天津总兵,赵辰,赵大人。”
“啊……”
此言一出,陶德治心中忽然翻腾。
作为知府,陶德治当然知道赵辰,并且他的处境,让他对赵辰的行政手段尤为关注。
土地回收国有,农户按人头租赁,禁止土地买卖。
可以说,这正切中了大明的时弊。
若是此法可以推行,不出二十年,大明再无地主特权阶级。
当对方说出赵辰二字,再回想起当初在静海,看见红缨大王诛杀权贵,一切都明朗了。
这红缨大王,其实就是赵辰的白手套。
明面上,赵辰是官,不能动富绅。但他通过红缨大王的手去做,就没人敢说什么了。
现在只需再问一句,真相就能大白。
“敢问将军,之后静海,清州,该走向何方?”
见到陶德治脸色剧烈变化,诸勇知道,自己夫人赌对了,脸色不禁露出自信的笑容。
“等拿下河间府,静海和清州,都归天津卫管辖,大人亲自去问赵总兵吧。”
天津卫,在附近早已闻名,百姓乐业,农商繁荣,许多百姓不顾法令,冒着杀头风险偷偷往那跑。
既然如此,陶德治还有什么好担心的。
深深吸了口气,瞬间朝着城门处大喊下令:“城门卫,打开城门!”
这一声,洪亮而坚决,天空笼罩的阴云,顿时露出一个月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