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仪风和王玄带亲兵先行,她和赵含章要的军队、粮草等都留在后面。
一开始没多少官员愿意听王仪风和王玄调遣,俩人太年轻了,最要紧的是,他们都姓王。
哼,姓王的都不是好东西,一个王澄把荆州作乱了,换另外两个姓王的来接手,以为他们荆州的官员和士绅都是吃素的吗?
于是各级官员各自为政,勾引和他们交好的士绅,建造邬堡,抢夺流民,就跟刺史府作对。
当然,这都是暗地里进行的,他们要作乱,总不能在脑袋上刺字说,我不服,所以我要造反吧?
正热闹时,两千赵家军带着三十个学生、粮草、军备到达南郡江陵,这是荆州的治所,王澄当年上任时带来的人也都在这里。
荆州的官员不配合,王仪风直接用自己带来的三十个学生,先让赵家军接管荆州的军队,打出赵家军的旗号,去叛乱的流民中招安。
学堂的学生跟着他们一起,这种事他们做多了,学堂也专门培训过,很熟练。
赵家军和赵含章收拢流民的手段天下闻名,这也是荆州叛乱来得又急又快的原因之一。
他们实在是受不了王澄这个刺史和当地衙门,所以想要离开荆州去豫州。
反正去豫州的流民和难民都能分到田地,还能分得粮种,衙门还会减免一些赋税,只要不遇上天灾,他们就能活。
荆州很大,辖二十二个郡国,一郡国安插一个学生进去都去二十二个了,这一次叛乱可是死了、伤了、逃了不少县令,甚至是郡守。
主要是朝廷只要张口和赵含章要钱粮,其中的钱,赵含章必送新钱。
同时,王仪风一到任就和王澄大吵一架的事也传遍了荆州。
但流民也是百姓演变的,他们丢下土地,隐掉姓名,不缴纳赋税,是为流民。
学堂的学生出面劝说他们投降,表示,新到任的刺史王仪风曾是赵刺史麾下掾史,是她一手培养出来的,此次她能当刺史,也是因为赵刺史举荐……
给皇帝带礼,那自然是钱最受对方喜欢了,毕竟皇帝不富裕。
这是他们过不去,赵含章就过来找他们了?
除了去豫州,还有不少流民选择去当土匪,去年赵驹不就以剿匪的名义跑到侵入江夏郡吗?
那一次之后,王澄就派人在边界设立关卡,既防备赵驹,又不许人口再流入豫州。
所以赵含章让人带上一筐又一筐的钱,全是新钱。
王澄这一杀,直接把荆州百姓的心都杀冷了。
所以听说继任的刺史是王澄的侄女,还是王家人,叛军们就很怨恨,完全一副我不听,我不听的态度。
一直被堵在武昌和江夏的商旅等也终于能够离开。
哦,已经有一部分冲进豫州了,最近豫州收了许多从江夏郡进入的流民。
王仪风直接打着赵含章的旗号行事,带来的三十个学生全部安插进刺史府和各郡县中。
这也是王仪风的升迁之路。
他们那么努力,那么拼命,不就是想活在赵含章的统治下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