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……哇哦……”有人喃喃出声,沉默半天之后憋出来了几个字,“这就是命?”
这就是命吧!
在张献忠已经被打残了的情况下,在他虚弱到不得不带着余部遁入山林的情况下,在明朝朝廷其实已经获得了一个绝佳的彻底歼灭张献忠,或者,至少有可能把他本人抓住或者杀死的好机会的时候——明朝这边就开始出大岔子了!
是天命在此啊!
不然的话,左良玉什么时候不能居功自傲,什么时候不能不理会杨嗣昌,却偏偏就在这至关重要的关头,他这么做了。
而杨嗣昌,杨嗣昌又确实在这个时候指挥不动左良玉……
这不是命,什么是命?
当然,这其实也确实是左良玉本人的性格所致,如果换个人在这里,那可能也不会发展到这个地步——可能还是会居功自傲,但是不至于说是直接放着张献忠不管了,就是要违抗杨嗣昌的调令,就是什么也不干动也不动……
但是话又说回来了,能够在军中有左良玉这样的人物,能够让左良玉在军队里面走到这样高的位置,能够让左良玉拥有这样的权力,不也是命吗?
当然,也可以说,这其实是杨嗣昌办砸了事儿,是他把权力交给左良玉的,是他提拔了左良玉,是他放任了左良玉;也是明朝的军队制度让左良玉这样的人爬到了这个高度,让军中没有其他人能够和左良玉抗衡……
但是,这怎么不能理解为一种天命呢?
再者,不论是杨嗣昌选错了人,办砸了事儿,还是左良玉本人猖狂至极,毫无分寸,那最后拍板让杨嗣昌达成目的,让左良玉走到高位的,都是皇帝本人——皇帝本人,搞出来了这么多事情,放走了明朝的重要敌人张献忠,这就是命啊!
“确实是明朝气数已尽了啊。”对于这个说法,大家都比较认可,并且由此确定了天命已经不在明朝这边的结论。
虽然有些人也觉得不能完全用一个“天命”来解释,但如果大而化之地说的话,直接用“天命”来概括,好像也不是不行……反正这种说法非常易于理解,也没有什么绝对的错误。
至于说张献忠……是的,即便是普通百姓们,也能够从明朝军队内斗的情况中得出结论,张献忠绝对是抓住了这个机会,彻底脱离了明朝军队的包围圈以及视线,没有让明朝军队再有机会追上抓住他。
也由此,获得了喘息和恢复发展的机会……然后,只等一日,再度出山。
【但是这件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,左良玉傲慢居功并不是这一场内斗的终点。】
【杨嗣昌是个什么人?别的不说,他绝对是个心眼子不大的人,换言之,很有点心胸狭窄的意思,绝对不能忍受他人的轻视——特别是左良玉这种本来是自己下属的人理直气壮的轻视。】
【杨嗣昌忍不了,不能忍,也不愿意忍——他凭什么忍?没有我杨嗣昌,你左良玉现在还是在立功自赎呢,根本不可能掌握主力军队的调动权!是我杨嗣昌之前向皇上请命,才给了你平贼将军印,才让你有了调动各镇兵马的权力!】
【没有我之前的提拔,就算是你判断正确,又有什么用?你也没有相应的军队能够用来调动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