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内宽的手指拂过坚硬的腾冲城的巨石城墙表面,冷硬如同擦拭军刀锋刃。
他无需细读桌角那份被军靴黑泥蹭脏的信笺,每一个字都深深刻入他眼中。
“……贵部在腾冲屠杀平民逾一千五百,若此等兽行不止,我军郑重警告:所有加诸于华人之痛楚,必以十倍、二十倍之势,奉还于贵国本土之上!勿谓言之不预!”
窗外雨点敲打着指挥部残破的窗棂,潮湿的空气里带着浓重的铁锈气与血腥味。
这气味竹内再熟悉不过,就在两天前,腾冲城西的城门楼子——临时征用的刑场,帝国勇士们曾在那里以刺刀进行“作业”。
此刻那刑场的低洼处,雨水想必已汇聚成一片被血晕染开的微红浅洼。
竹内宽嘴角的线条绷得死紧,他俯身拾起那张承载支那人狂言的薄纸,指关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。
随后,他将军靴厚硬的鞋底,带着某种凌虐的快意,重重地踩踏下去。
纸张在那名贵的皮靴下发出被碾碎的脆响,泥水与污垢迅速浸透了墨迹。
“卑劣的恐吓!帝国武士若惧于狂徒的呓语,便不配为天皇陛下挥剑!”
他的声音不高,却如同淬过冰水,砸在静默肃立的几位联队长心头。
“帝国的天空属于天照大神!支那人的破铜烂铁……呵,岂能触碰到一神之国的纯洁土地?”
他抬起头,目光如剃刀般扫过属下的脸,那里面写满了不容置疑的信念与一种因杀戮而升华、近乎狂热的傲慢。
没人怀疑师团长的话,帝国的疆土,是神的庇佑之地,绝不可被玷污。
时间像凝固的火山岩浆,缓慢粘稠地在腾冲山下这片被雨水泡透的日军阵地上蠕动。
坑道里霉味和硝烟混合着汗臭与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,钻入每一个毛孔。
士兵们像冬眠的蛇,蜷缩在泥泞与石砾构成的狭窄掩体里,靠着湿透的麻袋或冰冷石壁,双眼无神。
战斗早已超越了胜负的简单范畴,滑入残酷的消耗深渊。
每一次短暂的炮火间隙,疲惫士兵的脸在摇曳的煤油灯火下,浮肿蜡黄。
有人盯着手中模糊不清的家人照片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;有人借着微光,在肮脏的小本子上艰难移动铅笔。
纸张上写着不知能否寄达的信笺——“母亲大人:今日无战事,天气晴好,但儿依旧思念故乡檐下的紫藤……”可窗外分明下着冷雨。
师团部的角落同样湿冷,那封几乎被踩烂的信,最终被钉在墙上,位置很低,恰在竹内宽每日走过时,军靴容易扫及的地方。
每一次路过,它都像一个卑微却无法被彻底碾碎的挑衅印记,竹内宽几次拿起它,目光在其上逡巡,尤其落在“十倍奉还”那几个字眼上时,眉间会被闪电般短促的痕迹刻过。
这痕迹迅速被更强大的意志压平,如同用铁板盖住微弱的火苗。他的骄傲绝不允许丝毫动摇。
他只是觉得那支那指挥官的名字像一根细刺扎在指头里,虽不致命,却隐隐作痛,挥之不去,挑动着一种奇异的、近乎被诅咒般的关联感,却又捕捉不到任何实据。
然而,在一个连炮火都因连绵阴雨而显出几分倦怠的午后,空气沉闷得令人窒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