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版 简体版
笔趣阁 > 穿越历史 > 纨绔六皇子,从八岁开始布局天下 > 第521章 万民迎王师,赏功震寰宇

第521章 万民迎王师,赏功震寰宇(第1页/共2页)

晨光如洗。

秋风自北荒卷来,带着干烈的沙与血气,掠过城头那面早已褪色的战旗。旗面上仍隐约可见“宁”字一笔纵横,虽有裂痕,却仍在风中猎猎作响。

城门敞开之时,钟声自高塔响起,三十三声。那是宣告王师归朝的礼钟,亦是旧世战火终止的标志。

人潮自街巷涌出。百姓跪满官道,两侧屋檐垂下的风铃在风中清响,仿佛为这场迟来的安宁奏起低沉的引子。

宁凡策马而入。

那匹玄铁战驹,浑身被血尘染成深褐,蹄下溅起的泥中仍带焦黑的火屑。阳光透过城门缝照在他盔甲上,反出沉钝的光。

他未戴冠,只束发,披着未脱的战披。肩头那一角被烧裂,露出铁制纹带。微风掠过,火烬从披风边缘落下,化作点点微光,坠入尘土。

“迎王师——!”

呼声自人群中起,似浪潮涌动,一瞬传遍整座京畿。老者俯身叩首,孩童跪地呼号,沿街的香案被早早摆出,青烟缭绕,似要将战后的焦气尽数祭净。

宁凡的目光缓缓扫过。

他看到那一张张褴褛却含泪的脸——有人失去了儿子,有人失去了丈夫,也有人在废墟上守了三年,只为等这一刻。

他的手指紧了紧缰绳。马背上的尘沙簌簌落下,像是沉重的岁月在褪去战痕。

苏浅浅骑在他身后。

她的衣襟仍染着血迹,未及换下。眼神中有一种空寂的平静,那是经历太多生死之后的清明。

两人之间无言。唯有马蹄声一阵阵回荡,踏过青石、踏过残火,也踏过他们身后那条漫长的血路。

街口处,一队金甲军士肃立。为首者正是楚衍。

他换了朝服,却仍难掩戎气。手执金笏,单膝跪地,声如铜钟——

“王师归朝,天下既安。臣楚衍,恭迎圣驾!”

宁凡勒马止步。

他下马,回以一揖,声音低沉:“北境既定,社稷得安,皆赖列将死战。何‘圣驾’之有?凡不过为众之一耳。”

此言一出,群臣齐声叩首,呼“陛下万安”。

苏浅浅的目光落在前方宫阙之上。那重檐飞瓦在日光下熠熠生辉,却让她想起三年前燃烧的夜色——那一夜,宫门尽赤,火光照彻天穹。

她的手指不自觉攥紧。

宁凡察觉,转头看她。二人目光交错,短短一瞬,却似千言万语皆在其中。

随后,他抬步向前。

一路至午门,号角再起,六部文武已候。朱门外的红毯上洒着露水,反光如泪。

仪仗列阵,旗幡对举。火种议会的徽记被高高悬起,象征新的秩序开始生根。

宁凡缓缓登阶。

每一步都伴着沉重的钟音。那是王朝自旧土再度复醒的节奏,亦是他命运走向归极的声响。

大殿之中,尘妤已在。

她换上素色衣袍,额心的火纹褪去,取而代之的是一道淡银印。她看着宁凡步入殿中,神色平静,却在袖中悄然捏碎一枚灰白的玉片。

“陛下终于归来了。”她轻声。

宁凡停步,目光一瞬落在她掌心那点灰尘上,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。

“这一路……多少人未能等到。”他淡声道。

尘妤抬眸,眸底映着那道火影——“但火,终归回到了人手中。”

两人相视,空气中仿佛有炽焰与寒霜同时升腾。

宁凡不答,只侧过身,步入龙案之后。

文武百官俯身,长揖不敢起。

鼓声三叩,宣诏仪式正式开始。

——

铜鼎中香烟袅袅,殿顶的鎏金龙盘绕梁间。光自云窗泻下,照在宁凡的侧脸上,那眉眼间的疲惫终于被光柔化几分。

他展开那封覆满朱印的功赏诏册。

第一行写着:

“为北境平乱,封楚衍为征北大将,赐玉印一方,镇守北荒四州。”

楚衍俯身叩首,声音低哑:“臣领命!”

第二行——

“苏浅浅,护主南征,血护火井,功冠群臣,封昭焰公主,赐封号‘炎心’,掌议会礼权。”

殿中一片寂静。

苏浅浅怔在原地,仿佛未听清那句“封公主”。

尘妤垂眸,袖中微颤。

宁凡的声音平静,却带着某种不容置疑的温度:“此封,不为血统,只为火脉不灭。”

殿内文臣纷纷应和。

苏浅浅缓缓跪下,行礼:“臣……谨遵圣命。”

她的声音轻,却在殿内回荡良久。

宁凡的目光停在她的背影上,良久不语。

他记得,她曾说过——“若有一日天下太平,我愿归田,不闻战鼓。”

可如今,她却要戴上更重的枷锁。

殿外风起,吹动檐角风铃。铃声叮当,似在为她送别旧日的自己。

——

诏书继续展开。

各地镇守、旧军将、火种议员的赏封一一宣下。金玉、田土、勋爵、爵号层层落定。

但每一次落笔,宁凡的指尖都微微一抖。

他知道,这并非奖赏,而是安抚。

战后的天下,看似安稳,实则暗流未息。

北荒虽定,东陆仍乱,南疆的火脉余烬在燃,而西境石油管网的重建才刚开始。

尘妤站在一旁,神色不变,却在宁凡宣封每一道时,指间的光纹微微闪烁。

那是姒族火脉的余感。

她在察看——察看每一笔赏封背后,是否有人在为旧血脉留位。

宁凡看出了,却未言。

他心中早有计。

等封赏毕,他命宫乐止,转身道:“召百姓入午门,王师三日开宴,以谢天下。”

群臣一齐俯首应诺。

——

夕阳渐低,金辉如血。

宁凡立于午门高处,望着城下人潮。

他们抛洒花瓣,举着灯火,那些灯火的形状,不再是旧制的烛灯,而是用石油与米蜡混燃的新灯,象征火与土的和合。

风吹过,他的披风猎猎作响。

苏浅浅站在他身后一步之遥。她静静看着那片灯海,轻声道:“天下安了,可你……仍未曾笑过。”

宁凡垂眸。

他喉间似有千钧之语,却终究只吐出一句:“天下未安。”

苏浅浅怔住。

他目光转向北方,那一线荒山被夕阳染红,像是未尽的血色。

“火脉之乱虽息,但地底的炁,未静。”

苏浅浅顺着他的视线望去。那远处山脚下,地气蒸腾,似有淡红之光在脉动。

尘妤的声音自后传来:“那不是地气,是火脉的呼息。你若要立新世,便须学会如何让火沉睡。”

宁凡回头,神色冷静:“我正为此而归。”

——

暮色渐深,宫阙之巅的云焰渐沉,整座京畿仿佛被晚霞熔化。

宁凡自高处俯瞰,眼底的金光一点点暗下去,取而代之的,是漫无边际的夜灯。

那无数灯火如河流汇聚,从宫门蜿蜒向外,穿过街市、坊巷、桥道,直抵远郊。

这一夜,所有的火,都不再属于战场,而属于人间。

——

午门外的祭火台上,尘妤亲手点燃了最后一柱火。

火焰呈深红,心处泛蓝,跳动之间,仿佛在呼吸。

它不是寻常之火,而是由“赤米油”与“地炁蜡”混合炼成的新式圣焰。

这种火燃烧得极慢,却能在夜风中稳如磐石。

“此火,名曰‘人火’。”尘妤的声音不大,却穿透了人群的喧哗。

“非天赐,非神降,只取人力与土气所生。自今往后,天下祭火,以‘人火’为正。”

百官皆惊。

从古至今,火为天物,象征王权与血脉,岂能轻改?

宁凡微微抬手,众声顿息。

他走至火前,目光落在那团红蓝交织的焰心。

火光照在他脸上,映出深沉的影。

“若火真为神物,又何以燃尽山川,吞人血肉?”

“朕以为——火,亦该归人。”

他抬起手,缓缓伸入那团焰中。

众人惊呼。

火焰一瞬燃旺,仿佛要吞噬他的手。

可下一刻,那火却仿佛识主,顺着他掌心游走,如柔蛇缠指,发出低微的嗡鸣。

宁凡的指尖一亮。那是旧日“天命印”的余痕,如今却被火光重新覆盖。

尘妤轻吸一口气。她明白,那一刻,不仅是火的臣服,也是天命的归还。

本站最新网址:www.biquge55.net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(第1页/共2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