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版 简体版
笔趣阁 > 都市言情 >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> 第287章 寒邪搅肠肚,升阳止泻方

第287章 寒邪搅肠肚,升阳止泻方(第2页/共2页)

他让小陈拿过药戥子,一边称药一边解说:\"苍术、白术各抓二钱,这两味药是脾胃的'小棉袄',《本草纲目》说它们能'燥湿健脾',就像给受了寒的脾胃裹上棉絮,挡住寒气。\"

\"羌活、防风各一钱,这俩是'散寒小旋风',\"岐大夫拿起两味带着辛香的药材,\"《神农本草经》说它们能'祛风散寒',就像打开窗户放进股暖风,把肚子里的寒气往外赶。\"

\"干葛八分,这东西能升阳气,就像给脾胃装个小梯子,让清气顺着往上爬。炮姜也来八分,这是生姜炮制成的,性子温而不燥,能暖暖胃,好比喝口热粥,从喉咙一直暖到肚子里。\"

最后他抓起两小撮细茎药材:\"升麻、柴胡各五分,这俩是'升阳小旗子',《脾胃论》里说它们能'引清气上行',就像用竹竿把耷拉下来的清气挑上去,让脾胃重新精神起来。\"

药铺里的老街坊听得入了神,王婶咂咂嘴:\"敢情这抓药跟调兵遣将似的,还分这么多门道。\"

岐大夫把抓好的药包起来,递给刘汉儒儿子:\"回去用砂锅煎,水没过药面一指,大火烧开,小火再熬一刻钟,倒出来温着喝,药渣别扔,晚上再加水熬一遍。喝药时就着几口热粥,别吃生冷的,尤其那冰镇绿豆沙,可千万别碰了。\"

他又叮嘱刘汉儒:\"喝完药躺炕上捂捂,出点小汗最好,别贪凉吹空调,让阳气慢慢升起来。\"

刘汉儒被儿子推着往外走,回头对岐大夫拱手:\"多谢你了......这趟没白来......\"

\"放心吧老书记,\"岐大夫笑着摆手,\"明儿我去给你复诊,保准能好利索。\"

第二天一早,雨过天晴,阳光透过药铺的雕花木窗,在青砖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。刘汉儒竟自己拄着拐杖来了,脸色红润了不少,走路也稳当些。

\"神了!岐大夫!\"他一进门就嚷嚷,\"昨儿喝了头遍药,下午就拉得少了,晚上那遍喝完,今早起来就拉了一回,还是成形的!腿也不抽筋了,身上也有劲儿了!\"

他儿媳妇拎着一兜刚出锅的糖糕跟在后头:\"可不是嘛,昨晚爸还喝了半碗小米粥,睡得踏实着呢。\"

岐大夫给刘汉儒诊了脉,脉象柔和了许多,舌苔也退了些腻:\"寒气散得差不多了,就是脾胃还虚着,再调两剂巩固巩固。\"

药铺里候诊的人都围过来,七嘴八舌夸岐大夫医术高。卖猪肉的老李拍着大腿:\"我就说老书记这病得找岐大夫,那些年轻人懂啥,就知道开西药打吊针。\"

岐大夫笑着给刘汉儒又开了两剂药,药量减了些:\"这两剂少放些羌活、防风,多加点山药、莲子,让脾胃好好养养。《金匮要略》说'四季脾旺不受邪',把脾胃养好了,啥病都少找上门。\"

刘汉儒吃了五天药,彻底好了。这天傍晚,他提着一篮自家种的西红柿来谢岐大夫,正赶上岐仁堂要关门。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,刘汉儒握着岐大夫的手说:\"以前总觉得中医慢,现在才明白,找对路子,好得比啥都快。\"

岐大夫望着街上渐渐亮起的路灯,慢悠悠说:\"治病就像给庄稼浇水,得顺着根须走,急不得。这岐仁堂开了几十年,靠的就是摸着脉找病根,按着规矩抓药,老祖宗传下来的理儿,错不了。\"

晚风拂过药铺门前的幌子,\"岐仁堂\"三个金字在暮色里闪着温润的光,药香混着老街坊家飘来的饭菜香,在初夏的空气里慢慢散开。

本站最新网址:www.biquge55.net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(第2页/共2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