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版 简体版
笔趣阁 > 都市言情 >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> 第412章 老陈高烧半月不退,一味人参汗透三床被

第412章 老陈高烧半月不退,一味人参汗透三床被(第1页/共2页)

县城老街的青石板路被秋雨打湿,泛着温润的光。岐仁堂的木质招牌悬在门楣上,“岐仁堂”三个烫金大字被雨水润得更亮,底下一行小字“辨证施治,勿滥用药”是岐大夫亲手写的,笔锋里藏着几十年的行医底气。

上午九点,药柜后的岐大夫正低头给一味当归切片,刀刃划过药材的脆响在店里散开,混着空气中的甘草香,让人心里发静。学徒小姜蹲在角落捣药,忽然听见门口传来急促的脚步声,还夹着女人的喘气声:“岐大夫!岐大夫在吗?救救我家老陈!”

岐大夫放下刀,抬头就看见一个穿碎花围裙的女人扶着个男人站在门口。女人头发乱了,额角全是汗,扶着的男人脸色潮红,嘴唇却发白,身子晃了晃,差点栽倒。小姜赶紧放下药杵跑过去,帮着把人扶到堂屋的藤椅上。

“先别急,喝口水慢慢说。”岐大夫递过一杯温水,目光落在男人身上——男人约莫五十岁,肚子有点鼓,穿着件洗得发白的夹克,领口沾着点油污,呼吸又粗又重,额头上的汗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淌,却还下意识地裹了裹衣服。

“我是老陈的媳妇王婶,”女人接过水,手还在抖,“我们家在街口开‘老陈家常菜’,你知道不?老陈这半个月快熬死了!一开始就是觉得浑身没劲儿,饭也吃不下,以前一顿能吃两碗米饭,现在半碗都咽不下去,我还以为他是开饭馆累着了,让他歇两天,谁知道越歇越重。”

王婶抹了把眼泪,接着说:“前几天夜里,他突然发起高烧,烧得脸通红,嘴里还哼哼,说浑身骨头缝都疼,跟被人用棍子敲过似的。我赶紧找隔壁的张大夫来量体温,39度5!张大夫给开了退烧药,吃了退下去点,半夜又烧起来。后来去县医院输液,输了三天,烧还是反反复复,昨天夜里烧到40度,他说‘老婆子,我快疼死了’,我实在没办法,听隔壁卖菜的李婶说您这儿能治疑难杂症,就赶紧扶他过来了。”

岐大夫点点头,伸手搭在老陈的手腕上。老陈的手有点凉,脉博跳得又快又浮,岐大夫手指往下按了按,眉头微蹙——按下去的时候,那脉博就像空了似的,没什么力气,再换另一只手,左手的脉比右手更虚。

“老陈,你跟我说说,这半个月前,有没有淋过雨、吹过冷风?”岐大夫的声音很温和,老陈喘了口气,声音沙哑:“那天……那天有桌客人点了啤酒,要喝冰镇的,我去后院搬冰柜,后院的门没关严,风往身上吹,我穿得薄,就一件单衣……回来就觉得身上发紧,后来就慢慢没劲儿了。”

“那你平时喝酒多不多?”岐大夫又问。老陈有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:“开饭馆嘛,总有些老主顾要陪酒,一天两顿,顿顿少不了白酒,有时候喝到半夜……”

“行了行了,还说这个!”王婶忍不住插话,“我天天劝他少喝点,他不听,说‘不陪酒客人不来’,现在好了,把身体喝垮了!”

岐大夫摆了摆手,让王婶别激动,转头对小姜说:“小姜,你记下来——患者陈某某,年五十,久居市井,以餐饮为业,素嗜醇酒,日饮白酒数两,半月前冒风寒,初起倦怠乏力,纳呆食少,延治不愈,继而高热不退,周身骨节疼痛,微恶风,脉浮大按之豁然,左脉尤虚。”

小姜赶紧拿出笔记本记下来,疑惑地问:“师父,他这高烧、骨节疼,看着像风寒感冒,怎么脉这么虚?按说风寒束表,脉应该浮紧才对。”

岐大夫笑了笑,对老陈和王婶说:“你们别嫌我啰嗦,我跟小姜说的这些,也是让你们明白老陈的病到底怎么回事。《伤寒论》里说‘伤寒脉浮缓,身不疼但重,乍有轻时,无少阴证者,大青龙汤发之’,但老陈这情况不一样——他不是单纯的风寒,是‘虚人感寒’。”

“虚人感寒?啥意思?”王婶凑过来问。

“就是你家老陈本身身体就虚,再加上受了风寒。”岐大夫指着老陈的肚子,“他天天喝酒,酒这东西,看着能暖身子,其实伤脾胃。《脾胃论》里说‘饮食不节则胃病,胃病则气短精神少’,脾胃是‘后天之本’,管着吸收营养,天天被酒泡着,脾胃就像被泡软的馒头,没力气干活,营养吸收不上来,身体的‘正气’就弱了。”

岐大夫拿起桌上的一枚人参,递给小姜:“你看这人参,《神农本草经》里说它‘补五脏,安精神,定魂魄,止惊悸,除邪气,明目,开心益智’,是补正气的好东西。老陈现在的情况,就像家里着了火,但是家里的人都没力气救火——风寒是‘邪气’,就是那火,正气弱了,没法把邪气赶出去,这时候要是光用解表的药,比如麻黄、桂枝,就像拿鞭子抽着没力气的人去救火,人会更累,火也灭不了。”

老陈听得眼睛直眨:“岐大夫,那我这病能治不?我这饭馆还得开呢,再歇下去,房租都交不起了。”

“能治,但是你得听我的,这几天别喝酒,也别操心饭馆的事,好好歇着。”岐大夫转身走到药柜前,开始抓药,“我给你开个方子,以人参为君药,补你的元气;白术、黄芪为臣药,白术能健脾益气,黄芪能补气升阳,《本草纲目》里说黄芪‘补丈夫虚损,五劳羸瘦’,正好适合你;再加点当归,你左手脉更虚,左手主血,血能载气,气血双补,正气才能立起来;苍术、陈皮燥湿健脾,你天天喝酒,脾胃里肯定有湿气,得把湿气排出去;通草利尿,给湿气找个出路;葛根解肌发表,《本草纲目》说它‘解肌发表,出汗,开腠理’,能帮着把体表的风寒散出去。”

小姜在旁边记方子,一边记一边问:“师父,这里面没加专门退烧、散寒的药,比如麻黄、桂枝,能行吗?他现在还烧得厉害呢。”

“怎么不行?”岐大夫笑着说,“《黄帝内经》里说‘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;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’。老陈现在是正气太虚,没法把邪气逼出去,等正气补上来了,身体自己就会把邪气排出去——出汗就是排邪的一种方式。要是现在用麻黄、桂枝强行发汗,他正气跟不上,汗发不出来不说,还会把仅有的正气耗光,那病就更难治了。”

本站最新网址:www.biquge55.net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(第1页/共2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