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版 简体版
笔趣阁 > 穿越历史 > 水浒之林冲覆宋 > 第264章 世家

第264章 世家(第1页/共2页)

襄阳城在战火后逐渐恢复了些许平静,宗泽以及那些在残酷战争中战死的双方将士、无辜百姓,都陆续得到了安葬。然而,这份表面的平静之下,却深藏着城中百姓对大梁军难以化解的怨愤。

城中大街小巷,百姓们聚在一起时,谈论的皆是这场战争带来的伤痛。每一户人家,几乎都有人倒在大梁军的刀枪之下,那是眼睁睁看着亲人离去的悲痛,是深入骨髓的仇恨。他们看着大梁军在城中巡逻、维持秩序,眼神中满是戒备与厌恶。

集市上,大梁军士兵前来采购物资,百姓们虽不敢公然反抗,但也只是冷着脸,极不情愿地做着买卖。即便士兵们按照市价给钱,百姓们也觉得那是用亲人的鲜血换来的,心中的抵触情绪丝毫未减。

一位老妇,儿子在守城时被大梁军杀害。她每日都会坐在自家门口,看着过往的大梁军,眼中噙着泪,嘴里喃喃咒骂。当有大梁军士兵试图靠近询问时,她便拿起身边的扫帚驱赶,仿佛他们是世上最可恶的人。

在城中的学堂里,孩子们听着长辈讲述战争的惨状,对大梁军也充满了敌意。他们在玩耍时,会模仿着打仗的场景,把大梁军当成敌人,口中喊着“赶走大梁军”的口号。

这种仇恨的情绪在襄阳城弥漫开来,如同无形的屏障,横亘在大梁军与百姓之间。尽管林冲等将领深知需要安抚百姓,努力采取各种措施,如开仓放粮、组织重建等,但这深植于百姓心中的仇恨,又岂是一时之间能够轻易消除的。

林冲深知,城中百姓对大梁军的仇恨犹如坚冰,绝非一朝一夕能够消融,唯有交付时间,等待其慢慢缓解。当下,他的目光已然投向更宏大的战局,临安与鄂州的宋军,才是摆在大梁军面前亟待解决的重中之重。

他马不停蹄地返回营帐,召集各路将领。营帐内气氛凝重,将领们或坐或立,神色严肃。林冲站在营帐中央,目光扫过众人,沉声道:“襄阳虽已拿下,但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。临安与鄂州的宋军,必然已得知襄阳城破的消息,他们定会加强防备。我们必须尽快制定战略,一鼓作气,拿下这两处要地。”

公孙胜起身说道:“梁王,临安作为宋国的临时国都,城防坚固,且周边地势复杂。鄂州则扼守交通要道,易守难攻,这两处地方恐怕不好对付。”

林冲微微点头,神色未改:“正因为如此,我们更要谨慎行事。先派人深入打探,摸清临安与鄂州宋军的兵力部署、粮草储备以及周边地形。知己知彼,方能百战不殆。”

萧逸建言:“梁王,襄阳刚破,我军伤亡也不小,是否先休整数日,待士气恢复、兵力补充后再行进攻?”

林冲沉思片刻,缓缓说道:“时间紧迫,我们不能给宋军太多喘息的机会。但也不能盲目进攻,传我军令,各营今日着重清点伤亡、补充军备,同时安排士兵轮休,保持战力。明日一早,探子回报后,我们再详细商讨作战计划。”

众将领齐声应诺,随后各自散去,按照林冲的命令展开行动。林冲独自站在营帐中,望着地图上临安与鄂州的标记,眼神坚定而锐利。他深知,接下来与这两处宋军的交锋,将决定大梁军的命运,也关乎天下局势的走向,容不得丝毫差错。

就在林冲紧锣密鼓地为进一步进攻做准备时,襄阳城陷落的消息如一阵狂风,迅速刮到了鄂州。一路狼狈溃逃至此的谢家家主谢博文,这位被宋国封为吴王的显赫人物,听闻此讯后,顿时慌了神。

他面色苍白,在府邸中来回踱步,眼神中满是惊恐与不安。稍作镇定后,他急忙招来心腹将领。那将领匆匆赶来,单膝跪地,等候吴王吩咐。

谢博文压低声音,急促地说道:“襄阳已失,大梁军指日便会兵临鄂州。你即刻偷偷集结军队,不得声张,准备再次弃城而逃。”

本站最新网址:www.biquge55.net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(第1页/共2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