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版 简体版
笔趣阁 > 穿越历史 > 乱世枭雄,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> 第364章 战略转移

第364章 战略转移(第2页/共2页)

“报!前方三十里,未发现敌军踪迹!”

“报!西侧山路畅通,但道路崎岖,行军速度可能会减慢!”

“再探!务必确保五十里内安全!”

武阳一次次下令。

第一天,在高速行军中结束。

部队在一片预定的山谷中短暂休整。

人困马乏,但士气未堕。士兵们默默地啃着干粮,检查着脚上磨出的水泡。

第二天,队伍进入了山区。

道路果然难行,辎重丢弃后轻装的优势显现出来,但崎岖的山路依然让行军变得异常艰难。

不时有士兵失足滑倒,或者战马失蹄,但在同伴的帮助下,很快又跟上队伍。

诸葛长明看着疲惫不堪的部队,对武阳道。

“主公,照此速度,明日傍晚应能按计划折向东行。只是将士们体力消耗极大,需注意休整,以免非战斗减员过多。”

武阳看着蜿蜒在山道上,仿佛看不到尽头的队伍,沉声道。

“我明白。但时间不等人。告诉将士们,再坚持一下,出了山区,情况会好很多。到了池州,就有粮食,有休整的地方!”

第三天,部队在崇山峻岭中艰难跋涉了一整天,终于在日落时分,抵达了预定的转向点——一处隐蔽的山隘。

从这里,大军将离开西进的山路,转而向东,沿着那条废弃的古商道,直插池州郡。

武阳命令部队在山隘后方的谷地扎营,进行自出发以来第一次较长时间的休整。

篝火升起,驱散了山间的寒意和黑暗。士兵们终于可以卸下甲胄,好好睡上一觉。

武阳却毫无睡意。

他和诸葛长明站在山隘上,回望西方,庆州的方向早已被层峦叠嶂的群山遮蔽。

“不知道庆城那边,情况如何了。”

武阳喃喃道。

“东方霸不是庸才,我们的疑兵之计,瞒不了他太久。”

诸葛长明冷静地分析,

“他现在可能已经起了疑心,甚至派出了探马深入山区搜寻。我们必须在他确定我们真正动向之前,进入池州郡,并打响第一仗!”

“是啊,时间紧迫。”

武阳深吸一口气,转向东方。

那边,是更加深邃的黑暗,也是他们唯一的希望所在。

“明日开始,才是真正的考验。进入池州郡,便是虎口夺食!”

第四天,黎明,靖乱军悄然转向东方,踏上了那条几乎被草木覆盖的古商道。

这条路比之前的山路更加难行,但确实如诸葛长明所料,极其隐蔽。

一连数日,队伍都在寂静而急迫的行军中度过,除了偶尔惊起的飞鸟和野兽,再无人迹。

干粮在一天天减少。疲惫和焦虑开始在军中蔓延。

但武阳和各级将领始终身先士卒,与士兵同甘共苦,极大地稳定了军心。

次日斥候带来了一个关键消息。

“报!前方五十里,已出山区,乃是池州郡边缘地带!发现一座魏阳军小型屯粮据点,守军约三百人!”

武阳和诸葛长明对视一眼,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亮光。

“好!”

武阳精神一振,

“天无绝人之路!传令前军段枭部,连夜奔袭,给我拔掉这个据点!动作要快,要干净,不许走漏一人!拿下粮食,补充军需!”

“得令!”

传令兵飞驰而去。

当夜,远处传来了隐约的喊杀声,但很快便归于沉寂。

天亮时分,孙景曜派回报捷:据点已下,缴获粮草一批,足够大军三日之需,守军全歼,无一漏网!

消息传开,全军振奋!

连日奔波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。粮食的补充,以及进入敌人地盘后首战告捷,极大地鼓舞了士气。

在决定实施战略转移,大军秘密开拔之前,武阳还进行了一项至关重要的部署。

他并非全然放弃庆州,更需要在东方霸的视线里,留下一个足够逼真的“诱饵”。

几天前——中军帐内,烛火摇曳。

武阳面前站着五位将领,皆是面容坚毅,风霜刻面,他们是赵甲、钱乙、孙丙、李丁、谢戊,都是最早追随武阳起兵的元从老臣,忠心耿耿,历经百战。

“赵甲,钱乙,孙丙,李丁,谢戊。”

武阳的目光扫过他们每一张脸,声音低沉而郑重,

“我军主力即将东进池州,此行凶险,关乎存亡。但庆州,不能就这么白白让给东方霸,更不能让他立刻察觉我军真正动向。”

他走到沙盘前,指着庆城及周边几个关键据点。

“我要你们五人,率领两万将士,留守庆州。大张旗鼓,加固城防,多立旌旗,每日派小队人马出入,做出主力仍在,严阵以待的假象。你们五人,皆是军中元老,名声在外,只要你们还在庆州露面,东方霸的探子就会认定,我武阳和靖乱军的主力,定然也还在庆州!”

赵甲踏前一步,抱拳道。

“主公放心!我等明白!定将这出空城计,唱得轰轰烈烈,让那东方霸疑神疑鬼,不敢轻易来攻,至少,为大军东进争取足够的时间!”

钱乙也沉声道。

“纵然东方霸看破,我等亦会死守庆城,流尽最后一滴血,绝不堕我靖乱军威名!”

武阳拍了拍他们的肩膀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愫。

他知道,留下意味着极大的风险,一旦东方霸识破或失去耐心发动猛攻,这两万人恐怕凶多吉少。

“不必死战,若事不可为……可寻机撤离,保全实力,来池州与我会合。”

他顿了顿,加重语气,

“但在此之前,务必守住这个秘密,守住庆州这个幌子!”

“遵令!”

五人齐声应诺,脸上皆是视死如归的决然。

……

就在武阳率领主力,沿着废弃古商道,在崇山峻岭间艰难跋涉,并于途中成功拔除魏军小型屯粮据点,稍获补给之时,他们的兵锋,已然触及池州郡的边缘。

第一个像样的目标——东至城,矗立在前方。

此城虽非池州大城,但位置关键,是进入池州腹地的门户之一。

本站最新网址:www.biquge55.net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(第2页/共2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