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版 简体版
笔趣阁 > 其它另类 > 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 > 第266章 长公主构陷太子?

第266章 长公主构陷太子?(第2页/共2页)

刘徽得知那样的流言,不得不说,一个个的脑洞开得不错。

于是在这个时候有人寻上门来了,话里话外的意思无一例外不是可以助刘徽一臂之力。

当收到钩弋夫人传来的消息时,道愿意成为刘徽手中的那把刀。

刘徽也不客气的道:“好啊,那就请夫人拿出诚意来,比如帮我找出是谁构陷的太子。”

让人传回给钩弋夫人的话,刘徽确实是不怀好意。

正因为是不怀好意,刘徽十分期待各方的反应。

当然,满天下的人也都在等刘徽的反应。刘徽针对外面传扬的消息,暗指刘徽是有意对付刘据的幕后之人,到底怎么看?

刘徽完全无意说明她的想法,把水搅浑啊,证明有人慌了。既然慌了,刘徽归到本质。考题是如何泄露的。

不巧,刘徽拿到了那一份泄露出去的试卷。

如此,案子可以查清楚。

刘徽执考卷入宫,于未央宫前请道:“请父皇将当日所有出入出题地的人召集在一起。泄露考题一案,已然大白于天下。”

闻刘徽所言,铁雄等负责查查案子,因案子还扯上刘徽,道刘徽是那一个构陷太子的人,满朝的人心急的不知凡几,恨不得赶紧把案子查个水落石出。

偏,人死得七七八八,查出来的证据又都指向太子。

没有证据证明刘据的清白,而刘徽那儿虽然没有证据证明是刘徽构陷太子,外面传得沸沸扬扬,不知道的怕是以为有人亲眼看到刘徽如何构陷的太子。

把刘徽扯上,是要让本来就乱的长安更乱!

鸣堂和太学之前因为刘据吵,如今更为着刘徽吵。

他们争论不休,有相信谣言的,也有不相信的。

吵也就算了,还打起来。

敢打架,卫禧作为京兆府尹得管。

有一个算一个,敢闹的事人无一例外,全都锁大牢去。

卫禧果断拿人,而且义正辞严,因而自那以后再不敢有人打架。

但吵得越来越激烈!

要是再不想想办法把事情查个清楚,怕是有人要闹事了。

有人都到刘徽的公主府前向刘徽讨要一句准话。有了第一个便有第二个,接二连三的人聚集在公主府门前,企图以势压人逼刘徽出面。

卫禧又出现了。

聚集在刘徽的公主府门前,有碍人出入,再不走捉人了!

一群想找答案的人!恨恨的盯向卫禧,不明白怎么会有像卫禧这样可恶的人。

卫禧嘴又不是不会说话,和一群不服气的人毫不留情的怼上,提醒人,“本官是京兆府尹,你们该了解京兆府尹的份内之事。打架我管,你们有碍于人我也要管。难不成你们希望我是一个诸事不管的怠政之官?”

那不能!

当官的不干事,不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?

他们这些年轻气盛的人,心存各种各样的理想,最是热血,绝容不得人如此行事。

所以,卫禧也是在尽职责。

那好吧,就不骂了吧。

眼瞅对刘徽的招术没有用,刘徽突然进宫,而且更是让人把去过出题地所有的人全都请进宫。

刘徽此人,不出手则矣,一但出手便是查明始末。

刘彻对外面的流言蜚语不以为然,他信得过刘徽。自知刘徽不可能做出构陷刘据的事。

不说刘据是刘徽用心教导长大的弟弟,纵然只是一个陌生人,刘徽都不会做出那样的事。

有人企图把长安的水搅得更浑,以令刘徽身陷其中,让人莫可奈何。

刘徽进宫,提出的条件在刘彻听来,吩咐道:“去,把人都传进来,就说未央长公主让的。”

闻刘彻所言,刘徽露出笑容,看,她的盘算刘彻一眼便看出来了。

因而刘彻配合无比。

有刘彻配合,凡事能够事半功倍。

“坐下等着吧,看看谁会来,谁不来。”刘彻让刘徽坐下,反正到这会儿用不着急。

刘徽点点头,朝刘彻拜而谢之,坐下。

“朕以为你会让阿据自己把案子查清楚。这是最好证明他能力的机会。”刘彻温和的说起,显然对刘徽早早出手十分意外。

刘徽耸耸肩道:“冲着我来的人,阿据吃不下,还是我来的好。”

一开始刘徽便感觉不太对,因此才会迅速出手,只为了捏住那些有用的信息,在最后能够弄清楚他们一个个到底是谁。

吃不下啊。刘彻回忆自考题曝出泄露至今,不过短短几日,卷子都没有阅完,情况却是一变再变,扯上刘据谋图把刘徽咬下来,想让全天下的认为刘徽是一个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。

刘据来,他确实应付不来。

要不是刘徽稳得住,外面的流言蜚语传得沸沸扬扬,换成别人怕是早已经急得不行。

可是刘徽压根不当回事,牢牢的记住最重要的一点,查清楚考题泄露。

刘徽任由外面再怎么吵再怎么闹,全然不为所动,就揪着那点事。

只要把这件事的幕后指使者找出来,一切流言也好,争论也罢,都将就此终止。

跟人解释是没有用的。

没有证据的事都能传得沸沸扬扬,解释他们还会认为一切都是谎言,更认定刘徽心里有鬼。

“一切其实都在父皇,幕后的人是要利用父皇对付我。因为他们很清楚的知道,当今天下唯一能够要我性命的人只有父皇。”刘徽一向直逼中心,非常清楚的知道一点,对方知道不是她的对手,因而是要借舆论让刘彻对刘徽生出更多的不满,从而让刘彻杀刘徽。

刘彻没有作声,眼中闪过冷意,刘徽看得分明,刘彻何尝不是如此。

想借刘彻的刀杀刘徽,此事绝无可能。

刘彻很确信一点,刘徽不会拿国家兴亡,关系大汉威严的事去闹,去争。

科举刚开没有几年,在无数人心里还不能相信科举真的可以改变他们的未来。

如果在这个时候,为了所谓的权利,提出科举,为他们那么多的普通人建起书阁,创办鸣堂,给他们无数希望的刘徽竟然构陷太子,让最公平取士的科举成为了争权夺利的牺牲品,天下人都会对大汉失望!

甚至那么多年以来刘徽为他们所建立的信念都将轰然崩塌。

刘徽在书阁外面写的四句话,她那么多年做下的事,无一不在告诉天下人,她要成为怎么样的一个人。

多少人将刘徽奉为楷模,以她为榜样。

如果突然间天下人发现,原来一切都是假的,他们未必不会反噬刘徽。

刘彻不得不说,背后那个人有些意思,了不起得很。一环扣一环下来,针对的就是刘徽。

但是,刘徽没有做过的事要扣到她的头上绝无可能。

刘徽道出关键所在,其实很想笑话那背地里的人。如果那人的目标只是刘据的话,别说,刘彻可能会由他们闹,不管他们如何攀扯上刘据都可以。

然而扯上刘徽,那就是要断科举的根基!

科举开启的意义之重大,不亚于当年刘彻开启察举制,那是为了大汉可以破世家贵族的垄断,也是为了让天下人看到,大汉朝大有希望,让更多的人面而向上,只为巩固大汉朝的统治。

刘徽当年是提出科举的人。

不仅是科举,书阁,当年那些最普通的人,他们为何对大汉充满希望,那何尝不是刘徽所赋予的!

如果刘徽当真做出构陷太子,只为一己之私的事来,刘彻会震怒,也会责罚于刘徽。

偏今日的事傻子都看得出来,明摆要扯上刘徽,让刘徽吃不了兜着走,更要动摇大汉江山。刘彻能容吗?

背地里刘彻是怎么查的,别人不知道,刘徽清楚着。

正因如此,刘徽也得查着。

刘彻让她去查的呢。

“那么多年,他们怕是以为朕老糊涂了。”刘彻捏紧手指冷笑道出一句。

刘彻到底是不是老糊涂,他是不可能承认的。

于刘徽而言,刘彻承不承认没有关系,只要最后事情利于她就好。

很快所有人都被请来,看到刘徽坐在刘彻之侧时,多少人的心止不住的颤动自不必说。

刘据作为一个被接二连三所指认的人,也一道来了。

在看到刘徽的那一刻,刘据越发气定若闲。

啧啧啧,一个两个的怕是以为扯上刘徽能让刘徽乱,好让他们有机会下手,实则呢,他们把刘徽一扯进来,事情只会更快的解决。

但凡要不是刘徽压着,怕是早就有人想方设法的把那些乱说话的人弄死了。

刘据没少在这些时间听到有人嘀咕,那那那个人又在那儿说刘徽的坏话了。

亏得一旁有人拦着劝,提醒人要是因为别人说了刘徽几句话打人,坏的是刘徽的名声。

刘徽本来没事的都让他们闹出事来。

刘据知道,天底下大部分都是人云亦云的主儿,聪明人很少。

可是那么为数的聪明人,如果都收拢在手里,看看当年的太祖刘邦是如何开创大汉的。其中的开国功臣中可大多数都出自一个沛县而已。

鸣堂,三十多年的培养,刘徽哪怕在多年前将鸣堂上交,可是当年跟刘徽把鸣堂做起来的人还在,韩澹坐镇,钟离没打下手,其他各科目的先生培养出各种各样的人,那么多的人,聚集大汉多少人才在其中。

作为一个在鸣堂读过书的人,刘据自己算不得一个聪明人,但他所学到的知识,只要不跟家里头的刘彻、刘徽一比,他就没有跟人一比的可能?

何况,教材啊,鸣堂的教材和太学的教材是不一样的,或许没有人发现,鸣堂出来的学生,骨子里极为认可刘徽。

本站最新网址:www.biquge55.net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(第2页/共2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