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间关,中军大帐。
帐外的阴雨终于停歇,但帐内的气氛,却比连绵的雨水还要冰冷、压抑。大阪之败的阴影,如同一块巨大的乌云,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。
所有核心将领皆身着甲胄,齐聚于此,但往日那股睥睨天下的锐气,早已荡然无存。他们沉默地站着,如同打了败仗的公鸡,垂头丧气。
“殿下,”顾炎武第一个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。他的声音,不再有初登吹上浜时的意气风发,只剩下一种深深的疲惫与凝重,“大阪城之坚,远超我等想象。
德川家光主力已至,又有地利之便。我军孤军深入,补给线漫长,若再强攻,恐重蹈覆辙。臣……臣以为,我等当暂避其锋。”
他艰难地抬起头,说出了那个所有人都想到、却又不敢说的词。
“臣以为,我等应全军撤回九州。依托熊本坚城与九州已得之资源,转入战略防守,重整旗鼓。届时,以逸待劳,等待幕府大军前来决战,方为万全之策。”
这番话,虽然耻辱,却也无比稳妥。
李定国随即出列,从战略层面支持了此方案。他走到巨大的地图前,冷静地分析道:“顾将军所言,乃是老成持重之言。
我军主力如今悬于本州一隅,粮草辎重,皆赖郑提督舰队从海上转运。一旦幕府水军不计代价地封锁关门海峡,我七万大军便有被切断后路之危。退守九州,虽是下策,却是保存实力、以图再战的唯一选择。”
帐内大部分将领,都默默地点了点头。撤退,似乎已经成了唯一的、也是最痛苦的共识。所有人的目光,都投向了帅位之上,那位从始至终都一言不发的统帅。
太子朱慈烺在听完所有人的意见后,一反常态地保持了长久的沉默。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,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帅案,那双深邃的眼眸中,看不出任何情绪。
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同意这个耻辱的撤退方案时,他猛地站起身。
“不准。”
两个字,冰冷而又决绝,如同一柄重锤,狠狠地敲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上。
他一言否决了所有提议。
他缓步走到地图前,用一种冰冷得不带丝毫感情的语气,指着九州岛的位置,对所有人说道:“撤退,就是慢性死亡!”
“诸位以为,退回九州,便可高枕无忧了吗?”他的声音陡然拔高,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,“我等一旦退回九州,便失尽了主动权,将从猎人,彻底变为猎物!德川家光将有充足的时间,从容不迫地集结整个倭国的力量,将我等死死地困死在九州一隅!届时,我等便是瓮中之鳖!”
他转过身,目光如电,扫过帐内每一张惊愕的脸。
“孤此次东征,要的不是九州一隅,而是整个倭国!”
“要赢,就不能退!”
他正式提出了自己在帐中闭门三日,苦思冥想出的全新战略。
“传孤将令!自今日起,我东征大军,就地就食之策!”
他首先指向九州地图,对李定国下达了第一道命令:“立刻拟一道‘藩臣义务征召令’!以我大明东征大都督府之名,昭告所有已向我大明宣誓效忠的九州大名!告诉他们,他们既然已是我大明的藩臣,便该为宗主国流血!”
“限他们一月之内,必须提供规定数量的、装备齐全的藩属军队,前来本州听用!”
紧接着,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决定。他转向顾炎武、以及所有出身于大明本土军功豪族的将领,下达了第二道命令。
“诸位将军!”
“臣在!”
“尔等,即刻修书回乡,命你们的家族,为东征大军,提供更大的支援!”
这道命令,如同一道惊雷,在帐内轰然炸响!
所有将领都愣住了。让他们动用家族的私兵和财力来支援国战?这……这是闻所未闻之事!自古兵将分离,国库与私财分明,如此大规模地动员家族力量,这不合规矩!
面对将领们的震惊与不解,太子详细阐述了他的“内部动员”计划。
“规矩?”朱慈烺看着众人,脸上露出了一丝深邃的笑意,“在这东征大营,孤的意志,便是规矩!孤知道,你们身后,都有枝繁叶茂的家族。他们是帝国的根基,也是孤最信赖的力量。国战当前,岂有让尔等孤军奋战,而家族安坐后方之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