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版 简体版
笔趣阁 > 其它另类 > 那年那时的青春 > 第345章 突然压抑了2

第345章 突然压抑了2(第2页/共2页)

比如:“我现在觉得胸口正中间有块拳头大的石头,沉甸甸的,呼吸的时候会有点疼。”当你能说出它的位置和感觉,就会发现:“哦,它只是在胸口,不是整个世界都塌了。”

- “给难受定个‘强度’”:如果0分是完全不难受,10分是最难受,现在的难受是几分?这个分数会变化吗?比如早上是8分,现在是不是降到6分了?

给情绪打分,能让你意识到:“它不是固定不变的,是会慢慢减轻的。”而这种“变化感”,本身就是一种希望。

- “给难受起个‘小名’”:比如把那种“堵得慌”的感觉叫“小乌云”,把“心里发紧”的感觉叫“小拳头”。当你用一个昵称称呼它时,就像在跟一个具体的“小麻烦”对话,而不是被一团抽象的“坏东西”困住。你可以试着对它说:“嗨,小乌云又来啦,这次想待多久呀?”

这种描述不是“自欺欺人”,而是用理性的力量给情绪“框定范围”——让它从“无边无际的痛苦”变成“一个可以描述的具体感受”。

2. 用“低强度发泄”释放情绪压力

情绪需要流动,憋住的难受就像堵住的水,时间久了会变成“内耗”。但发泄不是要“大吵大闹”,一些安静的、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方式,反而更能让情绪“软着陆”。

- “身体释放法”:

找个没人的地方,用力叹气——不是轻轻叹,而是深吸一口气,然后“呼”地把气全部吐出来,连带着发出一点声音;或者做“打哈欠”的动作,张大嘴巴,让喉咙和胸口的肌肉拉伸;甚至可以蜷缩身体,像胎儿一样抱膝蹲下,再慢慢伸展开来。

这些动作能通过身体的“舒展”释放紧绷的神经,比“忍着”更能缓解压力。

- “声音释放法”:

小声哼一首跑调的歌,不用管旋律,就是随便唱;或者对着枕头说心里话,不用顾忌语气,可以哭、可以骂、可以委屈地嘟囔;甚至可以学动物叫——像小猫一样轻轻“喵”一声,像小狗一样“呜呜”两声,这种“幼稚”的方式能卸下成年人的“必须坚强”,让情绪更自由地流动。

- “破坏释放法”:

撕废纸——找一堆没用的报纸、广告单,撕成一条一条,甚至撕成碎片,听纸张破裂的声音,看碎片散落的样子;或者捏气球——吹一个气球,然后用力捏它,感受它的弹性,最后“啪”地捏爆(如果怕吵,就慢慢放气,听“嘶嘶”声)。

这种“可控的破坏”能安全地释放心里的“攻击性”,让那些“说不出口的愤怒”有个去处。

发泄的关键是“不评判”——不用觉得“这样很丢人”“太情绪化了”。情绪就像天气,有晴有雨,下雨的时候,撑开伞就好,没必要责怪“为什么会下雨”。

3. 找“安全的倾听者”:被看见,就是最好的疗愈

有时候,心里的难受不需要“解决办法”,只需要“被看见”。一个愿意听你说话的人,哪怕什么都不说,只是陪着你,也能让难受减轻一半。

- “找对人”比“说对事”更重要:这个“安全的倾听者”可以是朋友、家人,甚至是宠物、玩偶。关键是你在他面前可以“不用装”——不用强颜欢笑,不用解释太多,哪怕沉默也不觉得尴尬。

本站最新网址:www.biquge55.net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(第2页/共2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