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灯初上,太和殿外一片肃穆。
向平走出宫殿大门,迎面一阵凌厉的寒风刺骨而来,刮得他脸颊生疼。
他不由自主打了个寒颤,下意识地将领口往上拉了拉。
腊月的汴京,寒意正浓,尤其是夜幕降临时分,宫中更是比城中冷上几分。
他站在台阶上,深吸一口气,望向宫墙上方已经被染成橘红色的天空。殿内温暖如春,殿外寒风凛冽,这温差如同他此刻的心情——仁宗皇帝的三道旨意宛如三座大山,沉甸甸地压在他肩头。
“向大人,您的车驾已备好。”一位宫中小吏毕恭毕敬地上前禀告。
向平轻微颔首,拢了拢官服下摆,缓步走下台阶。
他的马车早已等候多时,马夫见到向平出来,连忙跳下车辕行礼。
“回麒麟大酒楼。”向平吩咐道,声音里带着疲惫。
“是,大人。”
登上马车,向平掀开帘子,看了一眼即将沉入夜色中的皇宫,眉头紧锁。
这一次的召见非比寻常,仁宗皇帝面容憔悴,将三件棘手大事全交予他手中,可见朝廷内忧外患,局势已到了不得不借助民间力量的地步。
马蹄声哒哒作响,在石板路上敲击出清脆的节奏,马车穿过皇城大街,行至繁华的御街。
夜幕下的汴京已是灯火辉煌,酒楼茶肆热闹非凡,街上行人如织,小贩叫卖声此起彼伏。
这繁华表象下,又有多少暗流涌动?向平望着街景,思绪万千。
那笔失踪的军需钱粮,足有十万贯之多,如此巨款无影无踪,背后必有大势力操控;前朝宝藏图若落入有心人之手,后果不堪设想;至于那失传的夜光杯工艺,表面上看是为皇家寻找奇珍异宝,实则关系到西夏、吐蕃的边境稳定和贸易往来。
“三个月......”向平喃喃自语,“仁宗陛下给的时间太紧迫了。”
马车穿过繁华的御街,拐进一条稍窄的巷道,不多时便停在了一座气势恢宏的三层阁楼前——这便是汴京城中赫赫有名的麒麟大酒楼,也是向平的产业。
酒楼前灯笼高挂,红光映照着\"麒麟大酒楼\"五个鎏金大字,显得富丽堂皇。
楼前已有一群人静静等候,为首的是一位身着湖蓝色锦缎长裙的女子,眉目如画,神情焦急,正是向平的表妹宋青荷。
她身旁站着何通、金娘、齐管事和小山子等人,都是向平的心腹。
马车刚一停稳,宋青荷便快步上前:“向哥,可算回来了!”
向平下了马车,看着众人担忧的面容,牵强地挤出一丝笑容:“让诸位久等了。”
“向掌柜,陛下有何旨意?”齐管事上前一步,低声问道,眼中满是关切。
“先进去再说。”向平轻声道,眼神示意四周可能有耳目。
宋青荷会意,上前挽住向平的胳膊:“向哥,先到膳房用餐吧?厨房特意准备了你爱吃的蟹黄狮子头和清蒸鲈鱼。〞
她的语气焦灼,眼中的担忧之情溢于言表。
向平看了一眼众人期待的目光,轻轻摇头:\"等会再说,先到掌柜房议事。\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