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墨白立在雨中,望着金龙消失的方向,脸上不见惊骇,反露出欣慰笑容。
第二日,弟子久候师父不至,推门入内,见江墨白安详地躺在榻上,已无气息。他面容平静,嘴角带笑,似是心愿已了。
众人正悲伤间,忽听后院传来惊呼。大家赶去一看,全都惊得呆立当场——池塘水面上,竟浮动着无数龙形光影!那些光影并非实体,却清晰可见,或盘旋,或腾跃,或静卧,姿态万千,栩栩如生。细看之下,每条光龙的形态,竟都与江墨白十年间所画的锦鲤图有几分神似。
消息传开,四乡八镇的人都赶来观看这奇景。池塘上的龙影经日不散,白日里在阳光下泛着金辉,夜晚则如明月般照亮整个院落。
官府闻讯,派了差役前来。为首的官员见池中异象,啧啧称奇,却下令道:“此乃祥瑞,当进献皇上!”便命人打捞。
可怪事发生了,任他们用尽网兜、木桶,就是捞不起半点光影。那龙影看似有形,实则无质,器具穿过,它们便如水中月影般荡漾开去,片刻后恢复原样。
官员无奈,又命人抽干池水。谁知水退去后,龙影不仅没消失,反而在池底清晰可见,仿佛烙印在青石板上。
正当众人束手无策时,一位游方道人经过,见状捋须笑道:“此乃画师十年心血与龙神点化的灵迹,非凡力可移。江画师以毕生修为点化锦鲤成龙,这些龙影便是他们缘分的见证。”
官员不信,还要强来。道人摇头,走至池边,袖中取出一幅画卷——正是江墨白生前所画的锦鲤图。道人将画展开,对着池中道:“尘归尘,土归土,灵迹当归有缘人。”
话音刚落,池中龙影化作道道金光,尽数没入画中。再看那幅画,原本静态的锦鲤竟似活了过来,在纸上游动,画纸也泛起淡淡金光。
道人卷起画轴,递给一旁跪着的江墨白的弟子:“好生保管,此画已通灵。”又转向官员,“大人,天意如此,强求不得。”官员见状,知非凡物,只得悻悻而去。
弟子将画供奉在师父灵前,当夜便得一梦。梦中江墨白骑龙而来,笑道:“我十年点化,终得圆满。那锦鲤本是东海龙王三太子,因犯天条被贬为鲤,需得人间纯善之人十年真心相伴,并以画魂点化,方能重归龙身。我寿数已尽,它特来接引,如今我已为画仙,专司点化人间灵物。”
次日,弟子与众人说此奇梦,无不称叹。大家集资在江墨白老宅建了一座“墨龙祠”,祠中不供神像,只挂江墨白生前最得意的一幅锦鲤图。
说也奇怪,自此之后,梅花坞出了不少知名画师,都说是得了墨龙祠的灵气。每逢旱年,乡民来祠中求雨,往往灵验。最奇的是,有人称在雷雨夜见过池中再现龙影,还有人说见过一老一少两位画师在池边对饮,老的像极了传说中的江墨白,年轻的额上恰有三点梅花白斑。
江墨白的弟子终身守护墨龙祠,将师父与锦鲤的故事代代相传。他常对来访者说:“师父一生专注一事,以真心待一物,终得造化。这世上,怕是没有什么比十年的真心更能打动人心,乃至打动天心了。”
至今,梅花坞的老人还会在夏夜摇着蒲扇,对围坐的孩童讲述那个关于执着与奇迹的故事。故事的最后,他们总要说:“所以啊,孩子们,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,付出真心总会有回报。哪怕当下看不见,十年,二十年,总有一天,会如那池中龙影,照亮天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