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这些跟杨元嗣已经没有关系了,他们沿着驿道一路往西,很快就赶到了宣州。
宣州是高丽和大宋边境线上的一座小城,只有不到十万人口。
盖鼎封山的大本营就在这里,城内有三千人马。
城内的人见了他颇有惧色,大部分都远远躲开。
杨元嗣知道这家伙在城内的统治必然也没有多少温情在里面。
宣州地处鸭绿江边,地处驿道要冲。
高丽那边有些药材、人参,大宋这边的瓷器、茶叶,金国的战马等等物资全部在此聚集。
本来靠着贸易也能赚一些钱,但是也有个致命的缺点:
宣州周围缺粮。
高丽多山地,粮食自给自足都困难,金人的情况也差不多。
所以他才会和金州交易,金州最不缺的就是粮食。
杨元嗣对于这些人怎么生活并不在意,以后他有的是办法解决粮食问题。
他在意的是盖鼎封山的计划行不行的通。
这一片地方以前属于高句丽,也曾强盛一时。
隋朝和唐朝都曾经对高句丽发动了几次征讨,有胜有败。
但是高句丽却很难被征服,地势和策略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。
高句丽多山,他们普遍在山上筑城,就叫作山城。
盖鼎封山给杨元嗣出的主意就是重新修筑山城,用来抵御女真人的进攻。
花荣和辛兴宗都对这个提议有所疑虑,因为在他们印象中山城应该和中原的小城池差不多。
等到他们真的看到山城的时候,才发现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样。
盖鼎封山带着众人到了一处高句丽时候的山城遗址,
这山城建在一座矮山之上,全是用石头垒成,外表显的粗糙无比。
杨元嗣放眼望去,这山城类似于后世的碉堡,外围又加了一层两人多高的围墙。
由于年代久远,城墙破了许多豁口。
杨元嗣从马上下来,仔细观察这个山城。
山城的主体建在一处缓坡之上,依着山势本来有三个堡垒,
现在另外两座已经完全倒塌,只有中间的一座还算完整。
令杨元嗣吃惊的是居然还有人住在里面,
十几个衣衫褴褛的人迎了出来,对着杨元嗣行礼。
盖鼎封山解释道这些人都是无地的猎户,靠着在山里打着野物为生。
这山城遗迹虽然破败,好在还算坚固,凑合着能够住人。
杨元嗣仔细将那山城转了个遍,发现里面别有洞天。
山城里面有六口水井,都打的非常深,足可以供应居住之人的水源。
旁边几个倒塌的石头屋子应该是储存粮食的地方。
杨元嗣问花荣道:“你怎么看?”
花荣低头沉思了一下,回道:
“确实易守难攻,只是如此孤城,也不是长久之计。”
杨元嗣当然知道这个道理,山城虽好,不过肯定要配合可以野战的部队,
如果没有能够野战的部队,早晚被人各个击破。
杨元嗣已经决定了,辽阳府以南的地方就按照他跟盖鼎封山商议的对策修筑坞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