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事情光有盖鼎封山肯定是干不成的,还需要一个能够总揽大局的人。
辛兴宗就是最合适的人选。
盖鼎封山将自己的部下全部换了登州军的旗号服色,编成了三个营。
这些人的战斗力和素质都参差不齐,杨元嗣想着以后再进行改编,暂时一切的力量都用来修筑坞堡。
辛兴宗笑道:“本来想着过几天就回登州,现在看来一时半会儿是回不去了。”
杨元嗣笑道:“还是要辛苦阿哥,我回去安排好就让景川回来替你。”
金州修筑的第一个坞堡杨元嗣亲自到场监督,地址是盖鼎封山挑选的。
辽南的地势相对于宣州来说更加平坦,可用的高山没有,只有些低矮的山丘。
不过这样也有利于坞堡的修筑,周围的百姓知道是为了抵御女真和盗匪,
修筑坞堡的热情十分高涨,有人出人有粮出粮。
坞堡所需要的巨石要从山上开采,这个是最难的部分。
杨元嗣为了提高效率,拿出一万多匹军马来作为挽马。
辛兴宗将能够抽调的人力物力全部调动起来,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修筑成了第一个坞堡。
杨元嗣看了后十分满意,坞堡的围墙四人高,全是巨石垒成。
虽然高度比不上中原的城墙,坚固程度却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关键是能够借助地势,云梯攻城锤都没法靠近城墙。
再加上外围的壕沟和鹿角等障碍,确实易守难攻。
堡里面挖了四口水井,足够三千人日常用水。
坞堡里面有三座碉堡,里面存着粮食武器,
既使外围城墙被攻破了,这些碉堡只有一个出口,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,
再抵挡个三五日还是不成问题的。
盖鼎封山说道这个只是中等规模的坞堡,大规模的坞堡可以容纳万人,
冬季的时候将水泼在石墙上,神仙也上不来。
如果在围墙内再养上马匹,可以直通驿道,袭击敌人的后勤。
辛兴宗和花荣也认识到了坞堡的妙处,赞叹不已。
如果这些坞堡能够建设起来,那么辽南大地上就有一万多颗钉子。
无论是谁,要想一颗一颗的拔,需要的时间太多了。
关键是金州肯定不会坐视不管,只要双方实力差距不大,
辽南就是金州军和登州军的主场。
周围的百姓平时耕田种地,秋收后将粮食全部藏在坞堡中,
一但发生战争,就坚壁清野,全部人口都躲进堡垒,
敌人不但掳掠不到粮食人口,连找口水喝都困难。
这些坞堡当然可以作为战时士兵们驻扎的地方,不过平日的维护值守肯定不能让精锐来进行。
辛兴宗笑道:“告诉景川,先不用着急来了,我要做的事情有些多。”
大宋到了后期虽然冗兵冗官特别多,但是有些制度还是可取的。
比方说禁军和厢军分级制度就很先进,只是后期路走偏了。
杨元嗣决定在金州建设自己的厢军,他计划从百姓中选出青壮,
农忙的时候务农,闲暇的时候进行军事训练,驻守和维护坞堡。
这就是通常认识中的乡勇,也是变相的团练。
原来解决这种边塞之地的统治之道一直都在老祖宗的成法里,只是自己没有去用心学习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