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元嗣对于自己的判断现在也没有十分把握,只能尽力去防范。
不过令他高兴的是现在羊望庄的城池已经初具规模了。
陶宗望确实是个修筑城墙的奇才,要是搁现代,绝对是土木圣体。
内城的城墙和城门已经建设完毕,外城的城墙也已经完工了大半。
所有人都想让杨元嗣给新城起个名字,
杨元嗣笑道:“我给女儿起名都费劲,你们这是勉为其难啊。”
不过他不能以现代人的思维来考虑古人的做事方法。
这不仅是一座城池,更加是登州集团所有有人的一种精神上的寄托。
杨元嗣稍微思考了一下,微笑道:“不如就叫磐龙城吧。”
众人初时听的大惊,然后又都露出了欣喜的神色。
黄银石摸着稀疏的胡须道:
“妙哉!妙哉!这才与大王的面相符合嘛。”
赵纬纶眼中精光四射,看向杨元嗣的目光中有震撼有欣慰。
这个人终于要变成自己希望的样子了,这才是真正的杨元嗣嘛。
杨信则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,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有说。
李重山则是摸了摸头,咧开嘴笑了起来。
赵纬纶道:“我看此名称甚好,如果大王能够亲笔题写城门匾就更好了。”
只有登州知州王师中坐立不安,额头的冷汗都冒了出来。
杨元嗣道:“这个暂且不忙,等城建好了再说。”
他转头对着王师中笑道:
“王知州是否觉得这名字有些不妥当啊?”
王师中急忙站起身,摆手道:“大王哪里话,这名字我看十分妥当,妥当……”
他一边说着一边摆手,也不知道是妥当还是不妥当,引的众人都笑起来。
王师中满脸尴尬,只想着这几年也捞的够多了,赶快走下门路,脱离这是非之地。
正当满堂欢笑之际,杨景川莫名其妙的走了进来。
他刚从登州回来,带来了官驿的文书。
徽宗已经决定了要下月二十正式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。
这文书是礼部正式下达给登州知州的,其中还有一封是给平海军的。
杨元嗣跟童贯共同运作后,张顺现在是正式的平海军节度使。
他投靠杨元嗣的时间最短,现在官职反而最高,杨信都成了他的部下。
不过在登州军中,大家都不看重朝廷的官职。
杨元嗣的左右手,杨景川才是九品官,赵纬纶按说是个沙门岛的配军,连官职都没有。
但是谁都知道这两个人在登州军中的份量。
张顺倒是识字不少,拿出自己的那文书,装模做样的看了起来。
杨元嗣很好奇,礼部给平海军下文书,于理不合啊。
如若真的有什么公文,也应该由枢密院下书通达。
这不伦不类的算什么道理?
果然张顺看完了也是一脸迷惑,原因也很简单:他看不懂?
杨元嗣嘲笑张顺假装斯文,连朝廷文书都看不懂。
他将文书抢在手中,很快笑容就僵在了脸上:他也看不懂。
明明每一个都认识,组合到一起,就不太懂是什么意思了。
赵纬纶叹了一口气,将文书拿在手中,仔细的看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