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皇子见吴晴这样说,便挥了挥手,两名亲兵见状直接退下。
“余参军,先给你记着,还不谢吴大人!”
余参军见状,连忙行礼,先谢过三殿下,再谢过吴晴。
城中的诸将和萍郡主吴晴一起,都在这商议着下一步如何是好。
赵将军开口说道:“眼下当务之急,还是再想办法另寻粮道,否则城内存粮撑不过五日。”
周副将说道:“现在前有西蛮大军围困,后有蛮族骑兵袭扰,就算我们能从其他门出城,可是我们又如何保证路上的安全。对方虽说是少量骑兵,数量上不足为惧,但是他们目的就是破坏粮草,这种机动性强又不恋战的袭扰方式眼下确实不好应对。”
随即众人都看向了中间的沙盘,对运粮的地形和必经之路开始指手画脚起来,讨论如何应对。
而余参军这时也战战兢兢的开口说道:“殿下,咱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,没有算进去。”
余参军的声音虽然小,但是在场的人都能听的清楚。
此刻最怕连空气都突然安静。
三皇子说道:“何事?”
余参军身子微微发颤,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身前的袍角,声音里满是惶惶不安,低声回道:“殿下,最近州府的备用粮……已经在这次被我尽数借调完毕,如今若是需要调粮只能去远一点的州府,恐怕时间上…会有所耽搁。”
三皇子眉头紧皱,毕竟这样的话先不说蛮族的沿途袭扰,就算是调粮,也要再耽误一些时间。
吴晴想了想,还是开口说道:“运粮的问题!我想我可以解决。”
此时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吴晴身上,因为之前吴晴的判断,所以现在议事厅的几位主将们,不再轻视他。
吴晴说道:“在得到最得知军粮被劫的消息,我就想着我们定然会向周边州府借粮,在余参军去距离我们最近的平洲府借粮之前,我就向青州府,平凉府,等两个州府飞鸽传书,让他们准备好粮草,以备不时之需,毕竟这两个州府,距离平洲府最近。在时间上也方便我们调粮。”
“只不过我还没有向军机处和兵部报备,这次纯属是仗着陛下给我的钦差,同时又用了京畿处的渠道,这才勉强答应将粮草给我们预留备好。但是没有殿下的批文和官印,无法调动出城,不过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时间。”
说吧吴晴用折扇指着沙盘,将运粮的线路用折扇笔画出来。
“将粮草从青州府和平凉府同时汇集到平洲府,然后在运送回来,我算了算,如果今夜出发,我想应该在七日内就运送回来。”
众人听了吴晴的话语,脸上的表情明显舒展了很多。但是余参军的话,又等同于泼了一盆凉水。
“吴大人,你说的这个方法,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,缩小时间,理论上来说是没问题的,可是实际问题是,我们从平洲府回来,还是会遇到蛮兵袭扰,若是平时避开就是,可是如今,蛮族围城,这里只能是我们的最佳选择,现在我们是避无可避呀。这样无论从哪调配来粮草,都会被蛮族骚扰,虽然我们在战斗力上没有问题,但是架不住拳头打在棉花上。他们就像是粘人的苍蝇,赶不走也打不到。”
余参军说的也是事实,若是换做平时,面对面的这点骑兵,按照他带的兵力怎么都有一战之力。只可惜,对方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,而且还被对方烧毁了军粮,别提心里有多憋屈了。
三皇子微微侧身,目光精准地锁在吴晴身上,没有多余的情绪,却透着上位者的从容追问:“既然吴晴提出了这个方案,难道,是有解决的办法了?”
吴晴点了点了头。从嘴里说出了几个字,“以彼之道还施彼身。”
听他这么一说,整个议事厅的人都为之一震。
三皇子眉梢微挑。
“哦”,语气里褪去了先前的审视,多了几分兴味,身子微微前倾,目光落在吴晴身上追问:“怎么以彼之道还施彼身?”
吴晴说道:“殿下,我们可以兵分两路,一路,让余参军继续带队,按我们规划的路线,依旧去押送粮草,抓紧时间。另外一路,让一个轻功高手,带着军中的好手,最好是擅长暗器,或者是弩箭的。”
“你们看。”吴晴的折扇只在沙盘里的位置。
“蛮族的八百骑兵,应该是埋伏在这片林子附近,毕竟方便躲藏,同时也为了躲避我军搜捕。他们应该是收到自己斥候的消息后,在去开阔地,对我军运粮车发动袭击。”
“既然他们袭击我们,我们也就用同样的方式,袭击他们。我们人数不要多,最多不超过百人。一定要轻功够好,机动性强。擅长弩箭,暗器等。”
“在丛林里,马匹发挥不了作用,到时候,我们用弩箭,暗器,毒药,对他们的人,马匹进行袭击。不要求造成多大的杀伤,在于打击他们的马匹,损毁他们的引火物,蛮进我退,蛮驻我扰,蛮疲我打,蛮退我追,到时候就算他们有八百人又如何!!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