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版 简体版
笔趣阁 > 武侠修真 > 谓侠传 > 第424章 十武过去,剑典阴谋起

第424章 十武过去,剑典阴谋起(第2页/共2页)

几人听到这里,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,没想到练路绝竟有如此凄惨的过往。

“就在他快撑不住的时候,城里一家拳馆的馆主路过城隍庙,见他可怜,又觉得这孩子眼神里有股韧劲,就把他带回了拳馆。”

小米儿的语气又轻快了些,

“拳馆里人多,也不差他一口饭,馆主就让他帮忙打杂、记账,算是给了他一个安身之所。”

“馆主是个好心人,见他身子弱,就偶尔教他几招强身健体的拳法。

没想到练前辈在这方面竟是个奇才,别人要练几个月才能学会的招式,他看几遍就会了,而且还能举一反三,把不同的招式融会贯通。

他自己也争气,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练拳,配合着馆里的吐纳心法,身子骨竟然慢慢好了起来,不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生病。”

“本以为日子能就这么安稳下去,可谁知道……”

小米儿顿了顿,声音低了下去,

“有一天他去城外采买,回来的时候,看到的却是拳馆一片火海。馆里的师父、师兄弟,还有做饭的老嬷嬷,全都倒在血泊里,没一个活口。”

“后来他才从附近的邻居口中得知,原来是城里一个认识他的官吏,把他还活着的消息告诉了当年那位权贵的政敌。

那政敌怕留下后患,就派了杀手来斩草除根,结果杀手认错了人,以为拳馆馆主的儿子就是他,馆主为了保护弟子们,拼死反抗,最后整个拳馆都被灭了门。”

莫潇几人听得心头发紧,柳昤双更是握紧了手中的剑。

“练前辈当时就疯了,抱着馆主的尸体哭了整整一夜。从那以后,他就变了。

以前的温和正直里,多了几分狠厉和霸道。

他隐姓埋名,找了个没人认识的地方,一边打零工糊口,一边疯狂地练拳,把所有的痛苦和仇恨都发泄在拳头上。”

“就这么练了三十年,他四十岁那年,创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功法,也就是现在的‘天路神功’。

据说这套功法能让筋脉和丹田产生共振,每一拳一脚都带着恐怖的穿透力,哪怕是随手一脚,都能把拦路的石墩踢出个大缺口。”

“功法大成后,他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去找那个政敌报仇。那时候那政敌早就隐退了,住在一座守卫森严的大宅里,家里养了上百个死士和私兵。

可练前辈就凭着一双拳头,硬生生从大门打了进去,一路拳拳到肉,把那些死士和私兵全都打倒在地,

最后在朝廷的人赶来之前,一拳打碎了那政敌的头颅,报了血海深仇。”

“经此一战,‘练路绝’这个名字响彻江湖,朝廷出的告示更是写的详细,几乎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。”

小米儿说完,长长的舒了口气,拿起桌上的粥碗一饮而尽。

莫潇几人久久没有说话,心中充满了震撼。

他们很难想象,那个在江堤上霸气凛然、一拳碎凶兽的练路绝,背后竟藏着如此多的血泪与坎坷。

那份霸道之下,原来藏着的是这般沉重的过往。

“难怪他看不得倭寇残害百姓。”

宫愁低声说了一句,语气中带着几分敬佩。

莫潇点了点头:“这样的人物,值得我们敬佩。之后后的大战,我们定要助他一臂之力,不能让潮皇阁的阴谋得逞。”

就在莫潇几人感慨万千的时候,营地边缘的一处简陋帐篷里,却上演着另一番景象。

帐篷里只有一张矮榻和一盏油灯,油灯的火苗忽明忽暗,映照着一个盘膝而坐的身影。

此人正是散修中的混圆境剑客江合,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衫,面容清癯,颔下留着三缕短须,看上去颇有几分仙风道骨,正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。

此刻,他正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一个用油布包裹着的东西,一层层打开,里面露出的是半卷泛黄的绢帛,

上面用古朴的字迹写着密密麻麻的注解,旁边还画着一些玄奥的剑招图谱——正是田羽布故意遗落在战场上的那半卷“剑典”残卷。

江合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,双眼死死盯着绢帛上的内容,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。

他出身贫寒,自幼习武,却苦于没有上乘的功法,修炼多年也只是混圆境的修为,在散修中只能算是中等水平。

这次来参加抗倭,一方面是想为国尽份力,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在战场上得到剑典机缘。

昨日战场混乱,他在清理倭寇尸体时,无意间发现了这半卷残卷。

当时他只看了一眼,就认出上面的字迹不凡,

隐约猜到可能是失传已久的剑典,这可是在长歌剑宴上三宗掌门都追捧不已的绝世宝集!

便眼疾手快地将其揣入怀中,趁着没人注意,悄悄藏了起来。

这些天,同帐的另一名散修剑客赵慈为了救他,被倭寇打成重伤,一直昏迷不醒,这倒给了他机会。

此刻,他借着微弱的烛光,一字一句地研读起来。

“……剑者,意也,气也,形也……三者合一,可断金裂石,可御气成罡……”

“……此招名‘流风回雪’,需以气驭剑,腕转如轮,剑走轻灵,看似柔弱,实则暗藏杀机……”

绢帛上的内容深入浅出,将剑法的奥义剖析得淋漓尽致,果然是集百家之所长的“剑典”!

江合越看越是心惊,越看越是痴迷,只觉得以往修炼中遇到的瓶颈豁然开朗,仿佛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。

“妙哉!妙哉!”他忍不住低呼出声,连忙捂住嘴,警惕地看了一眼昏迷的赵慈,见对方没有动静,才松了口气,继续埋头研读。

可看着看着,他的眉头却皱了起来——这卷残卷只有上半部分,

讲到最关键的“御气成罡”时就断了,后面的内容不知所踪。

“只有半卷……”

江合的脸上露出深深的遗憾,随即眼中又燃起一丝疯狂,

“既然有上半卷,那必然有下半卷!说不定……就在潮皇阁手里!”

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心中悄然滋生:如果能得到完整的“剑典”,

自己的武功必定能突飞猛进,到时候别说混圆境,

就算是踏入更高深的境界,成为像练路绝那样的传奇人物,也不是不可能!

这个念头一旦产生,就像藤蔓一样疯狂地缠绕住他的心脏。

他看了一眼昏迷的赵慈,心中闪过一丝犹豫——赵猛是为了救他才重伤的,两人这些天在战场上也算是生死与共的兄弟。

可一想到“剑典”的下半卷,想到自己可能成为武林传奇,那份犹豫很快就被贪婪吞噬了。

他咬了咬牙,眼中闪过一丝狠厉:成大事者,不拘小节!为了“剑典”,只能对不起赵慈了。

接下来的三日里,江合表现得和往常一样,白天帮着搬运物资、加固防御,

甚至还主动去照看昏迷的赵慈,喂水喂药,一副关怀备至的模样,丝毫看不出异样。

但暗地里,他却在偷偷打听明军的兵力分布和战术部署,将这些信息一一记在心里。

他知道,这些信息是他投靠倭寇的筹码。

第三日夜里,帐篷外的风声呜咽,像是有无数冤魂在哭泣。

油灯的火苗摇曳不定,将江合的影子拉得长长的,投射在帐篷的布面上,显得格外诡异。

他再次掏出那半卷“剑典”,借着烛光最后看了一遍,眼中的痴迷与疯狂交织在一起。

随后,他小心翼翼地将残卷收好,藏在贴身的衣物里。

接着,他缓缓站起身,目光落在矮榻上的赵慈身上。

赵慈经过这几日的调养,气色好了许多,呼吸也平稳了些,只是依旧没有醒来。

江合从墙上摘下自己的佩剑,剑身在灯光下闪着冰冷的寒光。

他一步步走向矮榻,每走一步,心跳就加快一分。

“赵慈,别怪我……”

他低声呢喃着,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,

“要怪,就怪你挡了我的路吧。”

他举起了剑,剑尖对准了赵慈的胸口。赵慈似乎察觉到了什么,眉头微微皱了一下,却依旧没有醒来。

江合闭了闭眼,再睁开时,眼中只剩下决绝。他猛地挥下了手中的剑!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本站最新网址:www.biquge55.net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(第2页/共2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