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版 简体版
笔趣阁 > 都市言情 >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> 第312章 岐仁堂里的寒火迷局:真假寒热辨治传奇

第312章 岐仁堂里的寒火迷局:真假寒热辨治传奇(第1页/共2页)

楔子:岐伯故里的杏林春

豫北小城的槐树荫里,\"岐仁堂\"的金字招牌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。门楣上悬着一副楹联:\"岐黄一脉承千古,仁术三春暖万家\",落款是当代国医大师任应秋的手笔。七十七岁的岐伯后人岐正卿坐在紫檀木诊台前,正用银针挑着案头那盏仿宋省油灯的灯芯,忽听得檐角铜铃叮咚——今日的第一位病人,来了。

一、隆冬里的冒火人

\"岐大夫,您瞧瞧我这火,都快把肺管子烧穿了!\"五十四岁的吴建军裹着厚棉袄撞进诊室,额头上却沁着豆大的汗珠。他是城南化肥厂的退休工人,咳喘八年,入冬后愈发严重。此刻他双唇干裂,舌尖泛着不正常的殷红,可岐大夫注意到,他握着保温杯的手指却泛着青紫色。

\"不急,先让我看看你的舌头。\"岐正卿递过一方白瓷盏。吴建军伸出舌头的瞬间,诊室里的学徒小林差点惊呼出声——那舌质淡白如霜,舌体胖大得几乎撑满口腔,齿痕深如刀刻,可舌苔却薄黄而润,像被雨水泡透的枯草。

\"《伤寒论》有云:'病人身大热,反欲得衣者,热在皮肤,寒在骨髓也。'\"岐正卿轻抚山羊胡,\"吴师傅这火,怕是从骨头缝里冒出来的虚火。\"他示意小林取来《黄帝内经》,翻到《厥论》篇:\"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,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。您这病,根子在少阴肾经的阳气虚衰啊。\"

二、舌诊揭秘的玄机

\"岐大夫,您可别诓我!\"吴建军急得直拍大腿,\"我这痰黄得跟脓似的,夜里热得能把被子蹬飞,这不是肺热是什么?\"他撩起袖子,露出通红的掌心,\"您瞧这手,烫得能煮熟鸡蛋!\"

岐正卿不慌不忙铺开一方宣纸,用狼毫笔勾勒出舌象图:\"舌质淡白如沼泽,舌苔黄润似涝苗。《脾胃论》说'湿热不攘,大筋緛短',可您这是寒湿困脾,虚阳外越。就像冬日里的温泉,表面热气腾腾,底下却是千年寒冰。\"

他取出《温热论》,指着叶天士的批注:\"温病大家叶天士讲'辨舌验齿',舌质是土地,舌苔是禾苗。连月淫雨,地湿如沼,禾苗自然发黄。若误以为干旱而浇灌寒水,那才是要命的。\"

三、附子回阳的霹雳手

\"那该怎么治?\"吴建军攥紧了衣角。岐正卿铺开处方笺,狼毫在宣纸上如龙蛇游走:

四逆六君回阳饮

制附子25g(先煎两时辰) 干姜10g 党参15g

苍术15g 白术15g 茯苓15g 陈皮10g

本站最新网址:www.biquge55.net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(第1页/共2页)